桓台县档案馆 山东淄博 2564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实施,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关注。农村档案工作的有效建设可以记录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信息,为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推动农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目前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研究
1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首先,要确切掌握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最终的实现,并不意味着最后乡村地位要凌驾于城市地位之上,以中国城市化进程被迫放缓的代价,来使乡村地位提高的二元对立思维。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应该秉承城乡融合,城乡协调发展的态度和理念,理性看待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将乡村空闲的土地和人力资源输入城市,同时也获得城市丰富的资金,技术资源,以此来达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和谐城乡关系。其次要根据乡村人口和生活方式等情况对乡村进行逐类分析。大体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城运动的兴起,逐渐被城市所包围的“城中村”,这类乡村特点是多集聚,人口密度高,所住居民来源复杂,既包括原有村民,又包括城市新晋市民和外来打工人员,此类乡村人员多不从事传统的农业活动,在逐渐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一类是在国家实施的村落“撤并扩”政策中,原本分散的几个小村落,合并形成了集聚性的中心村。这种中心村相对于传统村落,具有更为便利丰富的社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村民仍多从事第一产业,但出现较多的第二,第三产业从业者,生产和生活相分离。还有一类就是由于地形或是地处偏远地区,难以合并的传统乡村,村落分散,村民人口少,多从事第一产业,社区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不同类型的村庄也有不同的发展走向和变化趋势,地处城市的城中村和城郊村可以融入城市中,为城市过多的外来人口,提供居住和生活服务,发展二三产业;人口的集聚的中心村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特点发展生态农业,小微企业等;偏远的传统村落,一是可以挖掘自身的历史或者民族特色发展旅游业,二是条件实在恶劣难以发展的村落,当地政府可以给予村民适当补贴,搬迁到适宜发展的地方。通过政策和体制的改革,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出乡村治理的新结构,描绘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2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2.1档案意识不强,对档案建设重视程度不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级档案建设工作尤其是“三农”档案建设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基层治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者的档案意识和责任担当直接关系到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和执行力度。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普遍存在档案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一些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感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于档案解决农村现实发展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进而导致村级档案建设工作领导机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规范不系统,执行力度不坚决,极大地影响了村级档案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农民群众档案意识淡薄也是阻碍村级档案建设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群众对于档案与自身生活生产的关联性认识不清,在处理土地纠纷等问题时,不善于查阅档案借鉴以往经验解决问题,无法运用档案来维护切身利益,造成村级档案资源浪费,大大削弱了档案工作开展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效果不显著。
2.2档案建设工作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村级档案尤其是“三农”工作档案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村级档案的工作标准与建设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城市相比,我国大部分农村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源有限,因此村级档案建设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条件来看都具有弱势。档案工作基础设施简单,档案存储类型与载体单一,难以发挥档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价值。一些乡镇的档案室面积小而简陋,基础设施配置不达标,无法满足现代化档案的收集、存储和开发需求。
2.3缺乏高素质的档案工作队伍。
在农村,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工作队伍大多以兼职人员为主,很多工作人员在处理档案工作的同时,还要身兼大量的本职工作,导致档案工作队伍稳定性差,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在处理档案问题时力不从心,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大量档案得不到较好地维护与保管,导致村级档案不同程度地损毁。各级领导对于档案工作不重视,无法给予档案工作队伍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培训支撑。一些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对于相关政策法规自身都存在认知盲区,更谈不上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和讲解。
3推进新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意识。
要进一步加大对《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并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既可以走村入户开展“点对点”的宣传,也可以借力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宣传内容要紧紧融入当前农村主要工作,找准易于被农民接受的切入点,如扶贫档案等等,宣传农村建档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3.2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就无法管理好社会工作,因此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高效率的最有效措施。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切实加强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乡村干部和乡镇领导,只有真正做到规范管理与建设要求,才能完善新农村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进程。因此,农村档案管理人员与乡镇必须掌握农村档案的自身特征与规律,并且结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才能做好相关材料的归档与收集工作。
3.3提高档案工作的意识。
档案工作对于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意识,将档案工作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做好三农工作也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更是为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档案管理人员更应该提高思想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三农发展的层面来考虑。尤其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探索新思路,力争使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农民的利益做出贡献,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利于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3.4多方协调,有效服务。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涉农部门档案工作的业务监督和指导;乡镇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档案工作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和注重与民政、农业、水利、自然资源、林业、科技、卫生、文化、供销等部门或人员的联系和协调,逐步实现各涉农部门和单位的档案综合协调与管理,并在区域内实行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利用者提供方便。
4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档案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应加强档案工作投入力度、强化档案工作领导、规范档案工作管理、充分发挥档案作用,保证农村档案工作切实起到推动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奎文.农村档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J].档案天地,2017(07):51-52.
[2]佟娜.新农村建设档案现状分析及研究[J].山东档案,2017(03):51-53.
[3]齐宏远.新时期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探析[J].陕西档案,2017(02):35-36.
[4]毕俊峰.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兰台内外,2016(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