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锦府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以杭州某工程为例,探究装配式PC+铝模+ALC内隔墙在设计深化和施工重难点,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铝膜;深化设计
引言
铝模即铝合金模板体系,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和附件系统组成。铝模作为一种新型的模板系统,具有施工质量好、标准化程度高、经济效益优良、环保性和稳定性突出等优势,在现今建筑市场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工艺也逐步成熟。
针对不同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应用铝合金模板的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细部做法、成型效果和施工难度,同时需要根据建设要求对其进一步深化设计,保证现场的施工效率,提高建筑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装配式PC+铝模+ALC内隔墙的高层建筑深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相应形式的深化方法和注意要点,以期对类似工程产生一定借鉴参考作用。
一、工程背景
杭州市江干区某商品住宅项目由18栋16层,2栋15层,共20栋高层住宅及相关配套公共用房、地下二层车库等组成,占地面积6万方,总建筑面积约22.2万方,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该块土地出让时有装配率50%的设计要求,通过方案比选,最终该项目采用PC+铝模+ALC内隔墙施工体系,建筑从一层开始采用工业化PC技术,PC构件布置在叠合板楼板、楼梯等。
二、前期铝模深化设计
该项目有三个主力户型,分别为120㎡、95㎡、90㎡,各户型铝模深化主要内容如下:
1、各户型中≤200mm的墙垛、门垛、窗垛随主体结构一次现浇成型;
2、各楼栋标准层线条、线脚等位置做铝模一次现浇;
3、各户型飘窗垛难砌筑难配模,铝模深化为一次现浇;
4、所有粱底部位的门顶过梁按现浇深化下挂,过梁端部距离现浇墙、梁≤600mm时拉通设置;
5、上下飘板、窗台矮墙位置深化,下飘板全封闭,上飘板不全封闭;
6、厨房、卫生间、设备井设置高度为200mm现浇防水反坎;
7、各户型厨房、卫生间、阳台位置预留冷热水竖槽,一次性现浇,避免后期开槽;
8、烟道结构留洞尺寸是370mmx450mm定位按(建筑图)底图设计,采用铝箱隔离;
9、门窗洞口位置设置防水企口,做20x80的内凸压槽;砌体与结构墙、梁交界处为防止抹灰开裂,设置10mm厚x100mm宽抹灰压槽;
10、外窗、空调板、飘窗板、阳台梁、节点做滴水线,滴水线与结构边净距20mm,滴水线型材为直径20mm的半圆形,滴水线端部做30mm断水,需要设置外保温的部位不做滴水线。
三、现场施工应用及问题
1、施工工艺流程
PC+铝模一体化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剪力墙钢筋绑扎、安装管线预埋→隐蔽验收→铝模墙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铝模楼板安装→模板验收→PC叠合板吊装→梁板钢筋绑扎、安装管线预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快拆体系拆模→转运下一层。根据不同天气和施工作业条件,现场标准层工期为5-7天。
2、施工过程问题
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部分前期铝模设计深化意图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以保证现场最终的混凝土成型质量。
(1)铝模与PC叠合板间易出现尺寸偏差,出现横向接缝不平直(露缝),尤其是两块叠合板之间容易出现漏浆现象,拆模后楼板板带处观感及平整度差。
(2)砌体与结构墙、梁交界处设置有10mm厚x100mm宽抹灰压槽,二次砌筑墙体为厚度200mm的预制ALC墙板,抹灰做法为10mm厚石膏砂浆,因施工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部分ALC墙板安装完成后完成面与抹灰压槽存在较大错拼,增加抹灰难度。
(3)反坎高度大于200mm时使用铝模一次现场在加固工艺上存在困难,厨房、卫生间、设备井设置的200mm现浇防水反坎在一次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偏位涨模情况。
(4)在前期铝模和PC叠合板深化过程中,ALC墙板未深化完成,部分ALC墙板门边柱未与铝模同步深化,后期不得不采用二次构造柱施工,降低施工效率。
3、后期解决建议
(1)针对铝模和PC叠合板接缝处漏浆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确定具体的连接缝隙误差值,在接缝处PC叠合板下边缘增贴双面防水胶带,并用砂浆密封,在拆模完成后及时清理双面胶及少数漏浆,保证观感效果。
(2)若内墙二次砌筑墙体为ALC隔墙板,在砌体与结构墙、梁交界处可取消抹灰压槽,在抹灰过程中采用热镀锌钢丝网加强。
(3)对于有较多预埋线管设置在反坎位置的情况,建议相应部位反坎采用二次浇筑施工,同时预埋线管不设置在100mm厚反坎内。
(4)对于设计深化方案,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设方应协调铝模、PC、ALC墙板深化单位同步深化,互为补充,避免出现缺陷漏项,使深化方案达到最优化程度,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
四、结语
铝模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的施工将两种较为复杂的新工艺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充分做到节约能源和发挥工业化施工优势,是当下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通过对杭州某住宅项目案列介绍和分析,总结该项目铝模设计深化内容、施工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对类似项目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常伟,梁先军,徐家伟,刘力,丁汉森,张雷霄.装配式建筑铝合金模板技术应用再思考[J].施工技术.2019,48(S1):937-939.
[2]裘翀,孟家辉,张柏年,潘旭明,李滨.铝合金模板体系在高层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165-167.
[3]刘实逵.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铝合金模板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