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改进建议探析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肖飞祥
[导读] 摘要:当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进程,铁路交通作为我国三大运输主力之一,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中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当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进程,铁路交通作为我国三大运输主力之一,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家最常见的一种铁路问题就是混凝土出现裂缝,引起裂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当铁路出现裂缝时会直接影响到铁路的质量以及使用年限。因此混凝土制作如何是有关铁路施工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对整个铁路能否正式投入使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以铁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原因为主要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并对其一些改进建议进行浅析。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混凝土技术在铁路施工中运用颇多,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铁路施工中,工人需要遵守的各种规范,对施工的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都是大家需要去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铁路工程的好坏。在铁路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一旦混凝土在运用的时候出现裂缝问题,对整个铁路工程的质量将引起重大的影响,因此应该严格按照铁路监控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施工。下文将以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对其进行讨论,给出一定的建议。
        一、铁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常见类型
        (一)由于泥土收缩和空气温度出现裂缝
        1.铁路工程经过混凝土铺设之后,混凝土在进行冷却硬化的过程中由于水分渐渐丧失,水泥石中的凝结胶体会因为干燥而发生变形。当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搭配使用的模板和一些外力施加在上面的时候,一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压能力的时候,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这些裂缝通常多为表面性的,其走向没有任何规律[1]。
        2.水泥在进行水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混凝土内部和表层会形成一定的温度差,从而在混凝土表面产生相应的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压能力的时候,混凝土表层就会出现裂缝。夏天空气温度比较高,内外温差相差没有那么大,产生的裂缝也就比较窄,而到了冬季,温度相差悬殊,因此裂缝宽度也就比较大。对于空气温度而产生的裂缝和混凝土的厚度、水泥的种类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二)由于荷载变形出现裂缝
        在铁路施工中用混凝土浇灌以后需要用模板或者堵头板来进行固定,固定时间往往是比较长的,如果出现脱模时间比较短,又或者因为脱模不慎,给巩固还不完全的混凝土比较大的外力的撞击等,都会导致刚做好的混凝土发生变形或者裂缝等问题的出现。刚成型的混凝土因为其自身强度还不是很高,很容易出现荷载变形的情况,这种问题而产生的裂缝出现在轨道居多,其危害程度是比较大的,应该成为当前铁路施工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由于工人施工出现裂缝
        工人施工是需要进行休息的,当工人暂停浇筑,再进行下一次的施工时就很容易出现接茬缝,又或者施工的机械发生偶然性的运行故障的时候,混凝土的浇筑就不得不进行中断。遇到这种情况,施工工人需要对原先浇筑的混凝土表面的凿毛处理干净,不可以在进行下一次的施工的时候直接在原有混凝土上进行,这样很容易就出现裂缝问题,施工工人应该在原有混凝土表面铺一层水泥砂浆作为垫层,以便保障铁路工程质量的稳定性[2]。
        二、铁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浅析
        (一)混凝土成分配比不合格
        混凝土成分如何调配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工人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配比不合适等问题。例如混凝土中水泥加入过多,就会出现混凝土容易收缩的现象,从而导致施工工程不合格;又或者在混凝土中加入了过多的水,就容易引起混凝土干缩性增加,导致铁路收缩裂缝。混凝土的配比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的,不可任意调动,如果没有达到要求,或者设计不合理,就会引起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出现。
        (二)混凝土采用的原材料不合格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提升个人的经济效益,在对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原材料,而忽略了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采购的原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前工人对其检查又不是十分重视,导致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铁路工程,这样不合格的材料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会严重影响铁路工程质量。又或者施工人员在采购过程中进行了严格把关,购入的材料质量是达标的,然而在对材料的后续保护过程中没有引起重视。例如:在室外温度很高的夏天,施工人员将砂石露天堆放,这样进行搅拌得到的混凝土温度是比较高的,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不稳定,从而引起开裂等问题。
        (三)施工人员对其操作不合格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工人应该按照相应的工艺规定去进行施工,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进行的操作并不规范,从而引发了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出现裂缝等一些列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实地操作之前,施工负责人应该给予其工艺上的培训指导,以便他们更好的完成铁路施工工程。此外,由于一些铁路施工工程较为偏远,运输到的物资不够充分,集料比较少,工人为了节省资源缩减材料的用度,没有进行严格的施工规范,导致浇筑的混凝土不均匀,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温度偏高的地区,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较快,就很容易出现裂缝,从而引发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
        三、针对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作出的改进建议
        对原材料的使用技术标准进行严格控制。
        混凝土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泥、碎石、砂、水、掺合料以及外加剂。
        1.水泥。铁路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常用的水泥为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用量要严格按照标准,不同品牌、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水泥不可放一起混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碎石。碎石的选择要按照泵送管路的内径来决定,在经济承受范围内尽可能的选用良好的碎石或者卵石,同时要控制好碎石所包含的泥量,针、片状物等含量,碎石的直径大小也要控制好,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
        3.水。混凝土进行搅拌所用到的水最好为饮用水,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将所用的水进行检验,其PH值应该>4[3]。同时,水和灰的比例也要注意控制,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就很容易出现干燥收缩的情况;水灰比过小,混凝土就会出现干燥收缩和自收收缩和过大的情况。因此,要严格控制好用水量,这是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
        4.掺合料。混凝土中的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和膨胀剂,粉煤灰表面积较小,用水量也不多,除了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凝聚性之外,还可以很好的减少混凝土的干裂情况,因此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膨胀剂的主要作用是很好的防止混凝土的收缩,增加混凝土的密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5.外加剂。混凝土的搅拌中加入一些高效减水剂,可以有效减少搅拌时所用的水,减少水分可以延缓水分蒸发时释放产生的水化热速度,从而减少混凝土干裂情况[4]。但同时也要注意外加剂不可加入过多,以及选择的品类也要注意,不然就同样容易导致混凝土后期开裂。
        结语:
        相对于日常其它工程项目而言,铁路施工中出现的裂缝原因更为复杂,其产生后果也更大,不仅对铁路外观的美观程度有影响,更重要的是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大降低,长久以往会严重损耗铁路,缩短其使用年限。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铁路浇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施工原料和技术,使裂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我国铁路建设的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伟.铁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改进建议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160-161.
        [2]孙正.铁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改进建议探析[J].写真地理,2020,(44):68.10.12215/j.1674-3733.2020.44.063.
        [3]张立.探究铁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1104-1104.10.3969/j.issn.2095-6630.2015.09.0516.
        [4]张琦.铁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改进意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4447-44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