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 李迎春
[导读] 本文基于小学班级管理探索如何基于家校合作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李迎春
        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灵溪镇第一完全小学   湖南湘西  416700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班级管理探索如何基于家校合作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发动更多力量,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预防教育,构建阳光心态,融入班集体,提高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从而实现班主任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充分沟通,最终增强小学班级管理成效。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级管理中包含对班级组织结构、卫生环境、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品质、生活学习习惯、交往能力、行为素质等多方面的管理,其中,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是容易被忽视的一方面。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不应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家校合作。
一、家校合作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价值
(一)教育渗透,提高心理素质
        结合班级管理的要求来看,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家校合作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教育,从而形成积极的渗透效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可以起到预防心理问题的作用。
(二)加强沟通,了解心理症结
        小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很深,包含父母教育和隔代教育,有一些心理问题就是在家庭成长环境中形成的,比如现如今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很多,还有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寄养在祖父母辈家中,有的孩子因此产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有孤僻、自卑、暴躁等。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可能难以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症结所在。而家校沟通可以明确症结,为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辅导。
(三)协作育才,化解心理问题
    家校合作的基础上,教师作为专业的育人者,其可以为家长提供解决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案,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陪伴孩子,转变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转变不好的性格习惯,从而实现协作育才,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二、家校合作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班主任综合能力,加强培训考核
        小学班主任承担班级管理责任,其本身应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及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和班级综合管理能力。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心理和精神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的小学生可以迅速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是有的小学生长期处于某种压力下就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当前,小学班主任大都由年轻教师担任,而年轻教师缺乏经验,可能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所以,学校有必要重视这一方面,面向小学班主任教师集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及考核,考核通过方能上岗。日常情况下,还可以组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交流“疑难杂症”,提高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二)提供在线心理教育课程,加强一对一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毕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部分,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无法给家长开课教学,但是可以基于在线教育平台,给家长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在线课程,引起家长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促使家长在观察到孩子的异常行为表现时要学会判断,分析是否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线教育课程可以直接在学生学习平台上上传,家长可以在线观看。由于平时孩子在家开展在线学习也需要家长的帮助,这种在线课程学习对家长来说操作起来十分简便,而且学习时间自由,不影响家长的工作。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段,要求家长在这一时间段内完成学习即可,学习完成后打卡,提交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内容主要围绕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展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基于多种在线沟通手段,与学生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实现对“家访”形式的创新,节约了“家访”来回路上的时间,提高了与家长沟通的效率。在线沟通还可以选择视频电话的方式,交流沟通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沟通时,应避开学生,单独沟通。
(三)创新班级家校共建模式,激发参与性
        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家长沟通已经形成了家长群的模式,但是大多是在群中布置作业、下达通知,让家长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来看,有必要创新班级管理家校共建模式,让家长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定期将班级管理的内容进行总结分享,特别是每周的班会情况做好记录,分享到家长群中,让家长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建设情况,同时了解学校的教育进程。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划分为班级管理的一个版块,并细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可组织家长集思广益,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和建议,如果有家长是心理咨询师的话,还可以邀请其来主持活动,激发家长的参与性。
        (四)邀请家长参加阳光班会,渗透心理教育
        小学班级管理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创新“阳光主题班会”的形式,而且这类班会可以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考虑到家长需要协调时间,可以一个月举办一次“阳光主题班会”,每次的主题不同,比如设定分享的快乐、生命的价值、我的好朋友、理解他人、控制情绪等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由家长和孩子开展共同讨论,先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家长可以多听孩子的表达,有些话,孩子不敢在家里说的,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就可能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孩子指出家长总是自己玩手机,平时都不理他,他内心很失落。孩子们的这些“真心话”也能够触动家长的内心,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促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关注到小学生内心层次的需求,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下,既要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又要指导家长在家中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与家长的充分沟通交流,改善家长和学生关系,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振凤.论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10):173-174.
[2]周蕣.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研究与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2):11.
[3]李欣欣.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31-32.
[4]李晓辉.小学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路径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132-133.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基金项目《基于家校一体化下的家校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XJKX19B23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迎春(1976-),女(土家族),湖南永顺,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