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工程分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公路运行的通畅性直接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公路路面的主要构成是沥青,因此做好沥青路面的保养维护就成为路政部门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但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物资流转速度的较快,公路运输量在不断地增加,这也就对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沥青路面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特点那就是其受温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夏天沥青会出现软化的情况,而在冬季因为温度太低会形成脆裂,这就使得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比较短。为了保障沥青公路的使用寿命,那么就需要从建设源头进行问题的解决,然后保障路面的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法
1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其原因
1.1泛油问题及成因
道路在完成建设后的第一个高温季节就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泛油现象。在所有路面病害问题中,泛油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泛油问题具体是指,沥青下层发生上移,这导致大量沥青聚集到道路表面,因此在高温和车辆荷载的影响下,就会出现泛油状况现象。
通常情况下,温度高、车流量大是导致泛油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大多数地区夏季多雨,雨水在渗入到道路内部结构后,就会大大降低原料和沥青材料之间的粘合度,造成沥青剥落、路面泛油的问题加剧。
1.2水破坏问题及其成因
和其他路面病害问题相比,水破坏问题的破坏力度更强。水破坏问题,是指路面积水深入到道路结构中,从而导致结构被破坏。在实际生活中,水破坏问题最为常见的表型形式有三种:网格裂缝,凹坑和车辙槽。
导致水破坏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原料和沥青配比不够合理。这会造成道路在完成建设后,其路面的微观间隙会过大,加之雨天吸收大量水分,其水分会进入到结构内部;当天气晴朗后,路面就会变得松软,此时如果有车辆经过,就会出现网络裂缝、凹坑或者车辙槽等问题。由于水破坏问题往往都会给道路所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
1.3大面积车辙痕迹问题及其成因
道路完成建设投入运营后,时刻都需负载较大的车流量,这会很大可能地造成大面积车辙痕迹问题。车辙问题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轻微的车辙问题如果状态稳定,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理,而如果车辙问题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就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经过深入分析可知,导致大面积车辙痕迹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在建设沥青路面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造成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不达标,而在反复的行车荷载的影响下,路面就会出现车辙现象。
(2)沥青混合料配比不够科学,导致路面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具体来说,就是在雨季到来后,大量的路面积水会深入道路结构内部,使道路内部结构的力学性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即柔韧性大大降低。同时,行车经过也会产生车辙问题。不仅如此,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基层结构中的夹层的稳定性可能会降低,因此路基较易出现不均匀的变形问题,而路面也就会出现横向的推挤问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形车辙的面积也会增加。
1.4裂缝、推移问题及其成因
裂缝和推移问题是道路病害问题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裂缝主要分为两种: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在高温的作用下,路面向下发展速度过快就会产生水平裂缝问题;昼夜温差是导致垂直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问题都会加速路面老化,让路面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
基层施工质量不合格是导致推移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比如在进行道路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如果没有做好基层的充分清理,加之渗水现象,这就会大大降低基层和沥青之间的粘聚力。
在这一情况下,如果车流量过多,路面承重过大,就会出现严重的推移问题,如有些已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道路波浪式推移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道路运营安全。
1.5松散问题及其成因
路面松散问题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之一。这类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大多是结合料粘性降低,且在行车的作用下,集料直接从道路表面脱落。集料颗粒脱落是导致沥青路面松散病害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骨料含泥量过高,沥青薄膜暴露在粉尘中,当道路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集料颗粒就会发生脱落。另外,混合物密实度不符合具体的要求,道路凝聚力不够,也会导致集料发生脱落问题,继而造成道路局部出现松散问题。
2高速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
2.1裂缝的修补方法
如果裂缝只有一点,就把裂开的部分打扫干净,在表面上喷洒一层薄薄的沥青,随后铺上一层少量的干燥的粗砂,用压路机轻轻的把它们碾压在一起,并且同时将低浓度的沥青少量的刷在裂缝的两侧,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把裂缝修补好。
在修补纵横向的裂缝时,要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修补。如果是小范围的裂缝,先清理干净里面的脏东西,然后将少量的、浓度不高的沥青倒进裂缝里,大概灌入裂缝的一大半以上,随后倒入一些干燥的粗砂与里面的沥青进行搅浑,压实,最后将溢出来的材料请扫干净。如果是大范围的裂缝,就把原本松动的材料全部挖掉,然后把沥青混合料填满,如果是比较潮湿裂缝,就应该使用乳化沥青混合料比较好。
2.2车辙的修补方法
轻微的车辙不用进行修补,只要用一些乳化沥青进行封层就可以了。受车辆压力造成的车辙,把车辙的表面整理干净,用沥青混合料填满凹陷的部分,使路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最后重新撒上一些沥青在表面上。对于挤压形成的车辙,先把凸出的部分削成与路面一样的高度,用沥青把凹陷的地方刷一遍,然后将沥青混合材料填满压实就可以了,如果是夹层造成的车辙,就先把面层挖出以后,把夹层清除干净,重新设置面层。
2.3沉陷的修补方法
路基不均匀并且下沉后,也容易造成路面凹陷,并且凹陷到一定程度不再变化时,可以对部分的路面进行修补。如路面没有太大的损坏且只有少量的裂缝,就可以只在凹陷的部分刷上一层沥青,然后将沥青混合料填满压平,如果路面损坏的比较严重,沥青混合物已经松动,坑槽已经形成,就应该用修补坑槽的办法进行修补。如果是路基的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路面沉陷,可以把基层有效治理后再进行面层的修补。因为填补时导致路面不均匀而出现沉陷的,可以把部分的沥青面层先挖除干净,然后在凹陷的地方把基层填补好,随后再把面层重新铺上。这些路面凹陷部分进行填补时,选择的材料质量要好,稳定性要强、透水性要好,如干燥且干净的粗砂、石屑等。
2.4路面松散的修补方法
在温度比较低的天气里沥青路面进行施工,容易使路面松散,修补的方法是将松散的材料收集起来,等到温度上升以后,把路面请扫干净,先喷洒一层薄薄的沥青,其次在表面上撒上一层干燥的石屑,并用轻型压路机将它们紧紧的压实在一起。沥青路面在温度较高得天气里也容易松散,把松散的部分全部整理干净,沥青混合料重新填补就可以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沥青路面的病害防治已经成为我国公路养护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同样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在具体的防治措施中,首先前期设计阶段要做好实际考察已经调研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沥青被温度或者是承载量影响,出现路面破损等情况,影响车辆通行。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这样才可以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最后,还需要建立一支纯良的监督队伍和验收队伍,对于不合格的公路应该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不予以验收,并且是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监督工作的落实也可以促进公路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润翔.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9(003):91-93.
[2]钱畅.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处理方法浅析[J].房地产导刊,2018,(2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