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养护工程中的精细化管控的方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黄健
[导读] 摘要: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出行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私家车数量也在随之增加,严重超出公路桥梁的负荷,通车里程的逐渐增加,也是桥梁的数量随之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生原(海南)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出行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私家车数量也在随之增加,严重超出公路桥梁的负荷,通车里程的逐渐增加,也是桥梁的数量随之增加的主要原因。但此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个关键的问题,即重建设,轻养护。加之公路大型车辆的重型化及大型化也对公路的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需注重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旧桥梁的养护管理问题,提升桥梁安全性,避免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精细化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全国各个地区的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公路桥梁养护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相关部门必须予以改革、创新。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养护工作管理研究不到位,缺乏养护经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1公路桥梁养护工程现存问题
        1.1传统机制过于落后
        传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在展开时,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够实现对整个养护管理工作和行为的约束。但是由于现有的管理机制过于老,旧体系过于滞后,难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大数据进程推进发展中,对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和科学化。在实践中,由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责任体系并没有实现合理的建设和利用,很难保证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无法实现动态有效的管理体系。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整个管理工作以及实际公路桥梁养护而言,将会造成的危害影响相对比较严重。
        1.2不注重公路桥梁的设计
        在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使用要求、使用目的,合理绘制设计图纸,并深入考虑设计结构要求,为后期保养、维护提供支持。目前,高速公路桥梁高度在不断增加,很多工程未设计专业的检查、养护通道,导致桥梁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检修管理工作中,需要配备桥梁检测车,这样就会增加道路桥梁养护费用、检测费用,阻碍了后续养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1.3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资金不足
        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全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一般公路桥梁建设准备阶段会投入很多资金,剩余资金无法维持后续的养护管理工作,导致公路桥梁工程实际养护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如施工准备阶段,购买施工材料会花费很多资金,在后期养护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难满足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标准和要求,为后续使用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2精细化管控方案在公路桥梁养护中的实施
        2.1养护管理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在公路桥梁的管理工作展开中,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其中的合理利用,要保证整个流程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在工作标准方面要体现出精细化,对精细化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和利用时,尽可能将各项规定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更加细化处理。与现有标准进行结合,对符合现实情况的细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和考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具体展开中的高效性和有效性,保证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推进。与目前精细化管理提出的要求进行结合,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针对其中涉及到的重点内容进行突出,这样能够促使人员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制度当中的规定要求进行执行,保证精细化管理目标在实践中的有效体现。

其次在精细化管理的影响下,需要对现有的检查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对符合现实要求的养护管理措施进行落实,保证事故报告制度在实践中的实施。与不同区域等情况进行结合,保证责任制度在实践中的落实,一旦出现问题,要严格按照责任制度对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2.2公路桥梁质量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展开中,要加强对于养护管理质量的控制。将5M理论作为出发点,对于养护工作人员而言,需要加强日常的技术和教育培训力度,保证其自身责任感的强化。针对养护设备而言,要保证设备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尽可能保证养护材料在采购时的质量能达标,实现对材料分类的保存,为材料的质量提供保证。对养护方式进行选择时,要遵循先进合理的基本原则,与目前现有的养护环境进行结合,实现对养护质量控制标准的适当调整。以此为基础,能够保证整个质量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效果。
        2.3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处理方案
        针对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病害,施工单位应加强混凝土施工作业的监督管理,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清理工程现场,清除桥梁结构外部残渣,并对施工效果不佳、表面不平整的混凝土部分进行有效打磨。此外,施工单位应加强混凝土结构压实作业管理,安排专业人员对压实作业的设施以及压实作业的技术规范进行实时监督,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效果。与此同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泥浆的配置比例,施工单位应遵循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保障桥梁混凝土结构后期的使用质量和安全。
        2.4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
        首先,全面落实管理制度、检查制度。技术人员和养护人员定期检查高速公路桥梁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各项病害问题,避免因病害问题不断扩大带来的安全事故。其次,建立完善的桥梁检测制度,尤其要注重特殊部位的检测,及时排除高速公路桥梁的各项问题。再次,建立健全养护报告制度,技术人员、养护人员定期记录实际检测、管理等情况,为后续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支持,并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个技术人员、养护人员、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安排专业人员维护高速公路桥梁,遇到问题时及时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最后,完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桥梁养护管理的连续性、全面性,落实各项养护管理行为。
        2.5将档案编制、档案存档做好
        养护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及时对工程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收集资料时,主要关注这几方面:首先,工程合同。工程合同主要为投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评标报告、监理合同、竣工检测合同。其次,工程造价文件。工程造价方面的文件主要为招标控制价、施工预算图、设计文件、支付月报表、支付证书、变更批复文件、财务审计文件、工程决算书等等。再次,质量保证与过程管理相关资料。其中主要有监理单位监管资料、来往文件,施工单位质量评定、质量保证,以及竣工图资料等等。同时也包括设计单位交底资料,以及竣工单位验收资料等。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也成为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及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增加桥梁质量,桥梁施工员及管理员也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技术,进而提升其社会利益及经济利益。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多种问题对桥梁质量造成危险,形成安全隐患,降低桥梁使用寿命,因此施工过程的养护问题成为公路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同时也了解了桥梁养护加固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徐进.市政工程中道路桥梁的养护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0(02):120-121.
        [2]田振刚.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8 (28):138-139.
        [3]赵斌.刍议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 (36):240-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