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虹口区 20008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加强建筑工程的价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其是否完全符合建设标准,很大程度上对人们日后舒适感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会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受到损害。而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不可逆的,当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不可能完全回到原始状态,造就了建筑工程项目“一次性”特点。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整个建筑过程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项内容。以此为基础,文章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提升对策进行解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创新与思考
引言
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工作支持,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理论及实践均比我国成熟,虽然建筑行业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近几十年来发展也非常迅速,但基本上都是粗放型发展,过于追求进度方面的管理,而对质量方面的管理未有太多的创新和思考,造成质量管理依旧有所滞后。现我国的社会经济依然在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正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基于这一客观形势,建筑工程相关组织逐渐意识到加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相继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创新研究。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
建筑工程项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质量特性就是安全性和耐久性,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都将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质量的管理控制,就能提高工程项目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和耐久性。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不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才能确保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居住安全性。
1.2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活动中,其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强化,这也是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在既定的项目决策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的质量是影响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和费用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加强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可以在满足项目既定规模和功能条件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是不可逆的,当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不可能完全回到原始状态,若要满足质量要求,须采取返工修复等措施,必将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也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
1.3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功能
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具备产品属性,产品就是提供给人们使用,并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某种需求,建筑工程项目是要能满足理化性能、结构性能、使用性能及外观性能等要求。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性能指标是设计阶段确定的,设计方案中各种性能指标的质量管理,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各种功能的实现程度。建筑施工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现实产品的过程,所以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就是设计方案中各种性能指标达成的必要途径。
2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常见的影响因素
2.1勘察设计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工程勘察设计是其建设的首要阶段,建筑设计方案就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定性。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性能都是在设计过程中拟定的,设计方案的质量好坏决定建筑工程功能的优劣。目前的建筑设计行业状况,少数的设计人员对国家相关设计规范不熟悉或者不够重视,有些设计人员还在沿用已经被淘汰的设计标准、图集,而个别地区主管部门监管过程又存在缺失,导致一些没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要求的设计方案出现,从而致使建筑工程在源头上就存在质量隐患。还有的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深入社会调研,没有真的理解项目的功能定位,设计师变成画图匠,有的盲目添加,造成浪费,有的谨小慎微,布置局促,影响使用效果。
2.2工程施工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较强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有的是人的因素,管理人员的质量观念和具体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水平都会影响施工质量,有些管理人员自身质量意识淡薄,施工前没有制定相应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也未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技术交底,施工质量全凭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工作作风。有的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水平不过硬,没有通过相关工种操作培训就上岗,使得工程质量在最小的工序施工时就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有的是材料因素,建筑工程材料是组成工程项目的基本要素,材料质量就决定了工程的质量,若材料质量不合格,那么工程质量必然不会符合要求。当今社会,有很多不法建材商家,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将不合格建筑材料当成合格品供应给工程项目。还有的工程材料采购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对工程原材料质量没有严格检查和控制,甚至导致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造成巨大隐患。有的是施工组织方法因素,有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没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就贸然施工,有的虽然明确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未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进行施工,没有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等到出现问题才想到去解决。这些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还有点是环境因素,在建筑施工中,气候、水文、地质、劳动环境、人文环境等都有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环境因素还存在复杂多变的特点。
2.3其他因素
有的建设方、监理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观念不强,有些人员思维固化,认为质量管理只是按图施工,有的甚至为了某些原因,明示或暗示施工企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这些都将给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创新和思考
3.1参建各方自身质量管理的机制和理念创新
建筑行业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传统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但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现阶段也不例外,一个行业要想保证持续性的蓬勃发展,那么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有效改革是必经之路。各参建单位要本着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不断创新企业的发展机制,积极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基于此,各参建单位首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明确自身的优势特点,知晓自己的主营方向,同时也要清晰自己的劣势,毕竟不能用自己的“鸡蛋”去碰别人的“石头”。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进一步明确自身创新发展的思路,然后实施综合改革创新的统筹规划,对于企业的“精华”要毫不保留的扩大,对于“糟粕”也必须绝不手软的摒弃。与此同时也可以借鉴成功的管理机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整合,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工程管理模式,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付诸实践。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过程,企业要始终坚持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坚定创新发展的决心,从根本上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和优化。
3.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方式创新
“信息时代、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是21世纪的典型标签,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高效运转,生活砥砺前行。高效、便捷的生活得益于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同时它也使很多行业的发展正在受益,可见,建筑行业的创新也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在工程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全面监督管理,比如建筑工程的各个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等都能快速且高效的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了监督效力,是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的重要体现。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出发,建筑工程的管理要立足于法律规范,明确企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建设企业相关的法律文化,给企业人员形成重要的法律认知,从而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企业管理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实施有力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实现自我监督的科学化、高效化和长期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创新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按照国家规定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严格杜绝违规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和人员安全问题。此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施工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这是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创造经济收益的直接方法。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可以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GPS定位、BIM技术等,通过科学技术能够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高效率的监督施工现场,若发生施工事故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是建筑工程安全、有序进行的必要保障。
结语
简而言之,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环节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推动项目整体按照正常进度开展的基础上,也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多样化的建设要求。这就要求参见各单位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案,提高自身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秉持精细化管理原则,做好建设过程中的动态化的质量管理工作,为整体项目高质量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嵇文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若干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22):134-135.
[2]孙德蒙.探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20(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