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陈兰响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陈兰响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但是同时,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则是维持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筑公司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时,必须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任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可以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状和管控措施,以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人们对于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有了全新的要求。而建设工程本身就有投资成本较高、施工周期性较长等特点,加之施工现场复杂多变的气候及环境因素使得建设工程面对很多不利因素,导致建设工程变成具有高风险的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还有经济领域,并且在该领域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此外,建设工程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通常来自施工单位、自然环境及社会这些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要想规避风险事件的出现,或是尽可能降低管理的中的问题,务必要提前制定控制措施并认真执行。
        1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
        ①建筑工程管理还可以保证施工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人工成本占据了较大比例,需要做好人员的优化配置,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优势与价值。同时要维护施工安全管理,一般情况下,施工中人力成本与安全事故也有一定的关系。出现安全事故会导致直接的生命威胁与财产损失。因此,要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尽可能缩减不良事故。对于安全管理还需要制定对应的规章制度支持,采用多样化的安全意识宣传,提升工作人员对安全的重视度。同时,对于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不采纳,避免违规操作导致的风险。要促使每个人在施工中保持安全警惕心理,知晓自身责任,要把安全管理落实到人。②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非常重要。质量管理不仅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建筑工程质量越高,相应的投入成本也更高。但作为多数建筑工程而言,会需要将工程控制在一定经济投入效益之中。为了节约整体工程成本,质量管理标准通常会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要减少建筑工程返工以及审核不通过导致的风险损耗。一般情况下,如果工程能够顺利展开,做好资源的合理运用,不做返工处理,更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工程成本,甚至减少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后期的整个工程在投入使用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更为理想。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工程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管理模式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期制定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具体的计划不够科学,没有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过度借鉴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进行管理,此类管理模式主观干预比较强。其次,质量和安全问题虽然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实际工程管理活动中仍有许多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发生,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营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最后,在成本控制方面,不能单纯从采购上来节约成本,而是要采用灵活的成本控制策略。例如场地占用、资金占用等都会增加成本支出。因此在成本控制上要更加注重科学统筹管理,从而落实节约和高效原则。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大多数公司仍执行以前国有企业的管理思路或管理方法,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存在明显弊端,比如缺乏激励机制、创新机制不足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2.2安全意识不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建筑企业未能重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安全制度,只是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

许多建设项目在施工前没有进行安全检查,从项目管理开始就没有重视安全问题,无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未能实现人员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在项目管理中,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会对建设项目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严重影响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在许多情况下,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只关注经济成本而忽视安全管理,不仅损害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公司的社会信誉。另外,在大多数建筑工程中,安全隐患预防机制只重视事后预防,而忽略了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措施,无法贯彻落实安全预防的措施。
        3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3.1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要想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使所有的管理行为都在管理制度中高效运转。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不仅能规范工程管理,而且还能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企业管理风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和优化,使之成为能够约束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制度。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条例后,还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将每道工序、工作流程的责任落实到个体,以实现全员管理、全员参与。同时,将流程和环节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监督管理工作,让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养成良好的监督习惯。针对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创新活动,要在各个项目中不断汲取工作经验,建立符合管理制度体系的奖惩机制,调动全体成员项目管理的积极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要根据既定的相关预案进行有效处理。
        3.2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是执行任何工作的重要前提,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工作环境和工作行为足够安全,才能促进各种建设工程的有效开展。项目负责人应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并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并规范施工行为。另外,还要注重安全体系的构建,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约束员工的施工行为。
        3.3重视管理创新
        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活力,从而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拥有更加良好的途径。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人员需要不断精简自身的结构,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积极学习先进的国内外建筑技术,使企业部门和组织能够实现扁平化。通过对国外相关先进技术的引进,使相应的先进管理理念得到更加充分的落实,从而更好地发挥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效果,使企业的管理层、作业层及各个层面之间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开展建筑信息整理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前景很大,建筑工程作为一项长远的工作,从实际操作来看,也存在多方面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意识,促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缩短施工周期,为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柯晓菲.探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J].价值工程,2020(26):177-178
        [2]王金鑫.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9):315
        [3]胡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控制措施的研究[J].价值工程,2020(24):4-5
        [4]李波.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思考[J].陶瓷,2020(8):136-137
        [5]訾友诚.基于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陶瓷,2020(8):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