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方艳婕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3期   作者:方艳婕
[导读] 【摘 要】 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方艳婕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阿西茸乡中心校    四川 阿坝   624500)  
      【摘 要】 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1)03-020-01
        数学课程在小学的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很难懂的学科,尤其是具有抽象和逻辑性的难点很难掌握。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大量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学习效率会很高,同时学习的主动性会很强。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丝毫没有兴趣,尽管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得很透彻,他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2]。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分析和研究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情景,通过做游戏、播放动画片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能够充分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用故事导入活跃气氛,并逐步引入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游戏性情景,将新知识、新内容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来逐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首要的事情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自己学着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在思考和发现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多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自己找到知识和实践中的联系,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其学习的潜能。



        四、采用“快乐学习”的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采用“快乐学习”的方法,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新知识,体验从学习中带来的快乐。“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都比较爱动,喜欢参与。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想一想,看一看,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才能够更加牢固。数学教学一定要抓好这一环节,根据数学教学改革进度及教学需要,寻找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生活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新的只是,体验参与的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快乐学习。同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还要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去激发学生快乐思考。
        小学生喜欢参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思考为什么,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制学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快乐学习的欲望。
        五、积极进行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尊重他们应享有的权力。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性格,挖掘学生潜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后进生不再惧怕老师,在心理上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能够感觉到教师在教学中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和关爱,感觉老师关心着每一位同学。这样,后进生才能排除自卑感,树立信心,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最不应该给学生打上好学生或坏学生的“标签”,否则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教师要对学生多一点宽容和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童年,是还没有长大不谙世事的孩子,作为孩子,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会有一些看似不良的行为。对这些教师不能抓住不放,而是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学生都会有长处,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寻找个人价值的闪光点,以增强自信心,积极进行赏识教育,以获得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可。同时提醒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提高主观能动性。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执着追求的目标,教学过程是动态的、随机的,有时甚至是无法预见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积累成功经验,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越来越新、越来越有效。

        参考文献:
   [1]蔡艳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47.
        [2]姜小萍.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J].学周刊,2018(33):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