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3期   作者:吴静
[导读] 一、文化核心素养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标准》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四大部分。以核心素养为教育理念,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把以上四大部分融于教学活动中。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吴 静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会理第一中学     四川 凉山     615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1)03-021-01
        一、文化核心素养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标准》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四大部分。以核心素养为教育理念,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把以上四大部分融于教学活动中。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一) 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开发教学资源,把传统文化贯穿教学始终
        教材为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参考。现阶段的教材在选择文章时往往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依据,尤其是那些百读不厌的名篇佳作。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依据教材,开发教学资源,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受到传统文化感染,进一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
        (二) 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构建浓郁的文化氛围,渗透文化教育
        在以往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在核心素养教育引领下,教师需要构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深受感染中主动阅读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在深入和广泛阅读中触及文化内涵。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为了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现有生活体验构建文化氛围,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创作时往往以特定事物为前提,他们会用思想深邃文字来表达。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新课,为学生提供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
        (三) 高中语文教师应以多样化形式弘扬文化
        在新课改教学目标指导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深厚的基础知识更要对学生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如果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势必会引发学生反感,这样的教学效率可想而知。人文素养不能通过满堂灌的形式来培养,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在悄无声息中指导学生感悟人文素养。
        二、写作核心素养教育
        核心素养是助推教学改革的无尽动力,提高高中生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一大重任。而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高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核心素养应力求语言有顺序、语言由内容和语言有水准,以积累写作素材、培养思辨能力、语言推敲等等方面入手,以期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素养
        (一)多种形式积累素材,以被动推动写作
        写作是对现有素材的收集、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为此,丰富的素材为写作提供物质基础,如果素材匮乏写作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高中你语文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指导学生深度开发课文资源,在阅读中积累妙语佳句。高中语文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对积累的素材进行表述,在教室中粘贴一些名人名言,在资源共享中,及时更新学生积累素材,对于那些意境深远的素材教师要及时评价和积极延伸,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和灵活运用,积累的最终目的在于灵活运用,把积累的素材转化为自身能力,在持续和深入积累中,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激发学生写作灵感,这样写作才能游刃有余
        (二)贴近生活
        结合最近的高考命题,学生对现实生活认识能力是一个考点,这些高考命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等方面新动态,这需要学生能细致观察生活,不仅要关心课本更要关心国家大事,为此把现实生活引入到写作中,以战略眼光审视题目,从而突破传统写作的瓶颈。在写作中时常有一些学生封闭自我,停留在记忆中去感悟,以至于写不出高端大气的文章,为此,把现实生活引入写作中,指导学生以新颖的眼光看待,以变化、全局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以管窥豹的表达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所见、所闻和所想,看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
        (三)培养高中生思辨能力
        笔者认为,学生写作的作文不尽人意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思辨能力较低。那么什么是思辨能力。所谓的思辨能力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们的思辨能力,这是一种主流,在传统和现代中培养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思考,在继承传统美德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促使学生以全局视角看待问题,在理性思维指导下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物内涵。思维具有判断性,而不是主观的否定一切而是在观察、思考和判断,思维还具有严密性,不能前后矛盾,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接触更多素材、全方位看待问题,有理有据的阐述问题。
        (四)艺术性表达语言
        语言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语言具有艺术性,写出的文章才能已熠熠生辉。写作是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创造,为语言合理运用至关重要,为此,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不可或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以多样化思维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常言道: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为此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对写好的文章进行修改,一篇文章只有不断修改,才能尽善尽美。修改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学生自我修改、也可以是学生互相修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需要学生魔模仿。在模仿中品味,在模仿中培养灵感,在模仿中培养审美情趣
        三、小结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主流趋势,以上两点不失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