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112119880111XXXX
摘要:城市园林不仅是城市的风景,更有着净化城市空气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的建设与管理十分关注,但是我国现代园林建设起步晚、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仍存在诸多不足。基于近年来园林施工与管理的实际经验,分析当前我国园林建设与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园林施工、园林管理、探讨分析
引言: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人文环境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园林建设已经不适应于当下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这就需要我们改进园林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园林施工与管理的监督管理机制,推动园林工程建设,最大程度发挥园林的功能性与美观性,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
在园林建设的实际施工中,常会发生园林规划不合理、设计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设计人员过分追求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实地考察。相关人员在进行园林施工的设计时,应对施工地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地的气候、土壤、地形、人文环境等因素具有充分了解,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园林施工的整体设计。尤其要注重施工地附近的人文环境,不同的人文环境影响着园林的整体设计方向,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秉持“因地制宜”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
(二)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在园林的施工过程与管理过程中都涉及到了诸多园林的专业知识,这不仅要求施工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园林专业知识,也要求着作为长期对园林进行养护管理的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园林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首先,施工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园林知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涉及园林专业知识的能够及时科学的解决,如树种的栽种方法、施工中植被的养护问题等。其次,园林管理人员应具备充足的园林专业知识与园林专业技术,在园林的长期管理中,面对植物的病虫害、植物花期授粉等问题,需要管理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进行操作,维护园林的美观、整洁。
(三)园林施工管理混乱
我国现代园林建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落后,我国的实践经验与西方先进经验相比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不广。就目前我国园林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而言,整体比较混乱,管理粗放、理念落后,无法适应当代园林建设与管理的需求。在园林施工中,施工现场管理仍存在不足,无论是施工人员素质问题还是施工操作问题,都有待改善。除却园林施工需要改进外,园林管理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现代园林管理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园林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也要对现代科学技术有所掌握。
二、园林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树种与种植土的选择
树种与种植土的选择对一个园林实际展现出的景观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采购优良的树种与品质良好的种植土是园林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首先,在购买树种中,要根据园林设计方案以及造景要求进行选择,树种直接决定着植被的数量与种类。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造景要求都会对树种的选购产生影响,对于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可以选择阔叶林树种,对于气候高温干燥的地区,多选择耐旱植物,这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种植土是园林植被生长的基础,通常情况下选择PH在 6.5 ~ 7.5 的偏酸性种植土,这种种植土对植被的生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园林植被的灌溉养护
灌溉是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园林植被进行合理的灌溉是提高园林整体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根据植被自身特点以及时节气候进行灌溉,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灌溉方法。某些植物品种对水的需求量大,需要针对性的进行较大水量的灌溉,反之对于一些耐旱植物,则需注意浇灌的水量不能过多。对于不同的时节气候,所使用的浇灌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高,水分蒸腾量大,需要采取漫灌的方式进行浇灌。
其次,植被的排水工作也十分重要,如果园林植被内出现积水情况而未能及时处理,植被易根系溃烂而死亡。当前园林建设常使用地表开挖明沟,地下设置暗沟的方法进行排水工作,也可采用径流排水沟的方法。但径流排水沟只适用于一次性的排水工作,而明沟可以针对性的解决暴雨积水,三种排水方法相互比较而言,明沟造价较低,施工较便利,是园林建设中的常见排水方法。
(三)植被修剪与病虫害防治
植被的修剪与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园林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第一,对植被进行定期的修剪可以增加植被的美观性与整体性。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植物的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修剪方式。在日常的园林管理中,常使用日常修剪方式,将植被修理平整。而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常使用大规模修建方式,以保证植被的美观性。第二,病虫害是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植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园林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园林管理中常采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生物防治与人工药物防治等,生物防治是人们普遍认为的较为安全、环保的方式。这两种防治方式也可以结合起来,其防治效果会更加明显,避免病虫害给园林植被带来的灾害。
三、提高园林施工管理质量的改进措施
(一)做好园林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园林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对园林施工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施工准备工作:首先,园林施工的设计图纸要与是工地实际情况相符合,在施工设计时要尤为注意施工地的地形、气候条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节设计,尤其是园林周边的人文环境情况,不同的人文环境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也是不用,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其次,要对园林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包括植被种类的选择。在植被选择中,要综合实际施工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设计要求、建设成本等因素进行挑选。最后,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于园林的建设来说,植被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在具体施工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栽种养护才能稳固根系,确保植被的成活。
(二)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园林的施工与管理都离不开园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这就要求参与施工的人员与管理人员具备充足的园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首先,园林施工人员需要对园林施工有最基础的了解,要清楚了解植被在栽种前的根部保护工作、植被在栽种时的具体操作以及植被成活的具体表现等,保证植被的成活率。其次,园林管理人员要具备充足的园林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准确了解园林植被生长状况、园林植被病虫害常规期限等。园林管理单位可以与高校对接,由高校直接输送专业人才,提高园林管理质量。
(三)建立完善的园林监督管理体系
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园林的施工与管理有着积极作用,而对于我国当前园林的建设与管理现状而言,普遍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园林施工质量差、管理混乱。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出台相关的行政法规,规范园林建设的施工质量,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要求,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考核。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不仅仅要求政府发挥作用,相关企业也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企业施工监督管理机制,全程跟踪施工过程,严格把控各项工序质量,监督施工技术,严格要求施工质量。政府与企业联合把控园林施工质量,保障园林建设的功能性与美观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当下,园林建设成为了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园林的建设与管理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体现这一个城市的风采。本文对当前我国园林建设与管理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园林建设与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彭佩泳.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的新思路[J].居舍,2019(08):112.
[2]吴华均.基于园林施工新工艺视角探讨园林管理与技术难点[J].现代园艺,2019(10):185.
[3]陈春宝.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9(08):174-175.
[4]吴兰芬.园林施工工程中新工艺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2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