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关键研究 曹善坤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曹善坤
[导读] 摘要: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涉及的相关施工技术和施工方式呈现多样化,但是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保障市政道路工程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
        山东洪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5
        摘要: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涉及的相关施工技术和施工方式呈现多样化,但是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保障市政道路工程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关键
        1市政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特点
        首先是施工空间小,动迁量大。市政道路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别,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场地往往都是在城市内部,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这就限制了市政道路施工场地面积,造成施工场地比较狭小,施工很不方便,造成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投资成本升高。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都是城市的各个交通路口,一旦开始施工就会影响周边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就会造成周边交通的拥堵,阻碍城市的发展。其次是施工周期短。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临时占用一定的城市用地,这就给城市的交通造成了一定的拥堵,可能会给城市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这样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周期就需要尽量缩短,只有在短时间内完成市政道路施工工程,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所以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周期短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也给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影响因素
        2.1场地因素
        道路建设通常是在市区内的大街小巷中,这些场地在面积上有着非常严重的限制,施工现场是非常狭窄的。这是市政道路不同于其他工程的一种表现,不仅仅是面积上形成了对质量的显著,周边的诸多居民生活区,以及人们会出行经过施工地段,这些都是会实际施工形成一定的阻碍。施工中还要避免对周围市民的影响,这也是当下施工扰民的重要问题。
        此外是道路建设涉及到诸多的内容,质量控制也是有着诸多的障碍。道路长度以及其中的线路变化都是变幻莫测的,涉及到诸多的影响因素,很多项目是分项建设的,在其中就会有交叉作业出现,这个时候场地上也是暴露出新的问题,作业量增大,同时其中需要协调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要想实现合理的控制还是有着诸多的难度。
        2.2施工设计不合理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传统的设计方式中,道路工程的设计是采取各阶段分开进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工程时,也只是针对各个不同阶段设计,这样就会影响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并且在实际经济投入中,可能会导致各种交通规划与以往的目标出现差异,影响工程整体的价值使用,导致道路工程价值观改变。此外,设计细节处理不到位也会导致工程整体质量较差。道路工程在细节设计方面处理不够好,一经投入运转,小问题将会被放大,从而会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2.3地下管线
        城市的地下有着非常复杂的各类管线,形成了管线网络,其中有给水管、排水管等。地下管线也是对施工质量以及进度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对施工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考验。值得注意的是,要想面临这些管线依旧是正确顺利施工,就要对工程下方的各类管线实施严格的调查,不能盲目开展施工,不然就会造成一些管线的损坏,也是容易造成失误。这对施工方而言,代表着成本的提升,所以管线也是对质量造成影响重要因素。


        3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3.1加大对道路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策略之一是加大对道路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进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有关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加大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对于道路工程施工人员来说,应该深刻意识到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将带给道路施工工程很大的不良影响,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重视管控相关的施工材料质量。具体来说:其一,采购相关施工材料的时候,需要有关采购工作人员紧密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满足合同中的规定。假如出现材料变更的情况下,应该及时与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加以交流和协商。其二,当施工材料进场的时候,应该仔细检查材料的质量情况,彻底避免那些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当中。其三,针对砂石材料来说,应使相应的含泥量处于3.2%范围当中,而碎石的含泥量应处于2.1%范围中。其四,应对含水量予以有效管控,将那些含泥量较低、热膨胀系数较小的骨料作为首选。其五,由于道路施工过程中常会遭遇日照、雨水等方面的干扰,因此,应该合理保管施工材料,细化分类,谨防产生施工材料变质的现象。
        3.2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策略之二是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该法主要在检测道路面结构层厚度和道路基层密实度的方面效果较显著,加之配合使用勘探方法,能够根据探测到的道路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混凝土、道路使用的实际情况,为施工、维护道路提供相关保障,也进一步提升了道路检测的质量和效率。从原理上来讲,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是运用高频电磁脉冲,并以宽频带短脉冲的有效形式,借助发射天线进行地下部位的检测;当雷达脉冲在地下范围内进行传播时,遇不同介质交界面,雷达脉冲波中的一部分就会被反射到地面然后被接收天线接收,形成一定的图形图像,从而进行道路的有效探测。
        3.3道路排水的细节问题处理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策略之三是道路排水的细节问题处理。对于道路排水细节问题的处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及时检查排水管道质量,以免使用劣质产品导致渗水问题的发生。在施工前、施工中都需要进行排水管道的质量检查。如果发现其中存在质量问题,则应立即处理。第二,处理好填料接口连接处。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选择管道的连接方式、填料种类型、焊接方式。尤其是要处理好焊缝接口,合理选择填料。常用的内侧填料有油麻、橡胶圈。其中油麻的弹性、抗弯曲性比较好,而弹性、挡水性比较好。外侧填料有石棉水泥、膨胀水泥、铅和铅缄等。第三,在填口施工中,施工人员要认真清理接口,保证内部接口位置处无杂物。同时,还要依据填口材料合理选择施工工艺。随后在完成填口施工后,施工人员还需检查砂浆饱满度是否符合标准。第四,应同时完成砂浆涂抹、氧化、压光收浆工作。若是在施工中遇到了地下水,则应及时完成砌筑、勾缝处理工作。第五,在连接管道与井之时,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做好润湿工作,随后再进行刷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面,施工人员都要保证抹面符合质量要求,不会出现渗漏问题。
        结语
        综上诉述,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十分复杂,需要技术监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专业施工人员之间的配合,并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施工技术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确保项目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关洪雨.市政道路工程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运用研究[J].居舍,2019(15):56.
        [2]黄金科.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1):264-265.
        [3]詹仕发.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9(2):2-3.
        [4]孟谷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122,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