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王登第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登第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业正在大力发展BIM技术,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身份证号:33078219900630xxxx
        摘要:我国建筑业正在大力发展BIM技术,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的研究和案例表明,BIM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的三大目标管理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与前景。这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基于此,以下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用
        引言
        BIM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出现的建筑工程辅助管理软件,它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这一技术通过导入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实现工程项目三维模型的构造,将传统二维平面的图纸立体化,以三维效果展示出来。可以说,BIM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整个周期全部阶段都可以通过应用BIM技术辅助开展。
        1BIM的概念
        BIM技术是当今社会建筑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门新型技术,通过对建筑投资、设计、施工、竣工以及后期的管理进行全过程参与,这种信息技术手段也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具体的操作流程即将建筑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信息记录、整理和分析,并将数据归纳整理为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内各项信息进行模拟,形成可视的立体模型,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模型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制定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资金管理方案,从而降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资金风险。根据BIM在施工中的应用角度分析,发现其大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可将二维图纸转化为可视的三维立体效果图,更利于设计师找到图中不合理之处;第二,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方便后期的数据查找,从而使建筑设计更加合理。
        2BIM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BIM技术应用时最为关键的是要进行BIM模型的构建,模型构建需要集成各种数据,以保障BIM模型的有效性。实体模型构建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将重点放在构件尺寸、钢筋位置与强度、混凝土等级等方面,在后续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对实体模型内各个环节工艺技术、设备参数等基本要素的管理,通过对各种工程信息的管理与掌握,来保障各项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BIM技术下的专业协同流程如图1所示,根据图中内容,“分包模型”建立的过程中,需有各个分包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只有多个专业同步参与到模型构建的工作中来,才能够使得最终所获得的实体模型能够与工程项目保持一致。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1模拟施工
        基于BIM技术的建造方式下,建造过程越来越凸显出“先试”与“后造”两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一次性”的特点,避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而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正是这种“先试后造”模式的核心技术。利用施工模拟不仅可以实现不同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比较与优化,还可以发现并提早解决施工过程中资源调度的冲突及不合理使用。整个模拟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工序模拟、施工方法模拟及资源调度(主要包括建筑材料、设备以及机械)模拟等。
        3.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费用管理上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节约施工成本,使施工过程能够有序进行,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收益。BIM技术在费用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施工投资的预算、施工过程中对资金的管理以及竣工后资金的结算。

经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建筑投资方能够更客观的体会到项目存在的潜在利益,以及发掘项目中的潜在风险,从而减少投资方对项目进行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合理掌握资金的流动方向以及对成本的管理,避免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去向不明以及成本失控的现象。在竣工的资金结算中,根据BIM技术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和整理,能够有效避免建筑投资方对资金去向的想象,减少在建筑施工中资金等风险的发生。
        3.3过程管理
        基于BIM与BIM+技术的BIM5D管理平台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BIM+互联网、物联网、通信技术、射频识别设备、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仪、GPS等技术和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人员、建筑实体、设备机械、BIM模型等联系在一起,实现人、建筑实体、机械设备等的智能识别、跟踪、定位、监测和管理等(。同时,将BIM信息模型导入质量管理平台,实现BIM模型与质量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进行资源的有效共享与管理工作;通过物联网将施工现场的各个构件与BIM模型进行对接,可以输入、输出建筑物各部件、部位的相关信息,这样每个部件与部位都具有独特“身份”,提高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再者,工程实施人员也可通过基于BIM技术的轻量化移动应用质量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组织协调、信息和权限分配,实现对建筑产品质量的控制。
        3.4应用于施工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的编制对于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施工难度、控制要点、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和施工方法的选择。这些工作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极高,需要施工人员结合项目实际对施工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模拟,即便如此,施工方案实用性不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方案编制水平,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在进行方案编制过程中,可以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过程的三维模拟,从而使技术人员对于工程施工全过程有更加直观地了解,从而明确施工重点,合理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施工重点的控制。
        3.5BIM技术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运用
        在常规的进度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通过进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来实现进度管控目标的,事实上,在进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现场可能会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打乱原有的进度计划,使得施工作业难以严格根据计划来实施,甚至无法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在传统的图纸设计中,最终所获得的图纸是平面表示方法,难以达到三维图像的直观性标准,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图纸的意图可能会存在理解偏差,再加上图纸中的一些设计缺陷难以被及时发现,后续的施工作业中调整难度非常大,难以保障工程进度。而BIM技术下,由于最终所形成的是三维图像,直观性非常强,进度管理非常便捷且高效,当需要进行工程变更时,BIM模型中的相关进度计划也会随之同步调整,工程进度管理的效率非常高。
        结束语
        将BIM技术应用在工程施工中,不仅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规避施工风险,同时还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水平,消除施工作业产生的内部矛盾。随着BIM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BIM技术将会提高自身的产品性能,解决普及和推广困难问题,朝着智能化和普及化发展,为我国建筑产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服务,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志芳.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0):147-149.
        [2]卞存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0 (19):77-78.
        [3]李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刍议[J].建筑科学, 2020,36(09):217-218.
        [4]张小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门窗, 2019(16):56.
        [5]张亮.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D].青岛理工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