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研究 王璟明1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璟明1 姜颖2 张远彬3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越建越高,工程体量越建越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结构复杂、造型奇特的建筑拔地而起。

        1.身份证号:62242119910410xxxx  四川邛崃  611530;
        2.身份证号:51018319930928xxxx  四川邛崃  611530;
        3.身份证号:51102819900111xxxx  四川隆昌  64215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越建越高,工程体量越建越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结构复杂、造型奇特的建筑拔地而起。测量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第一步,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服务建设工程发展,需要切实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建造施工进行的测量工作,建筑物由设计图纸变为真正的实体,需要通过施工测量在实地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将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标高放样出来,从而开展建筑物的施工。施工测量在各工序间起衔接作用,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
        2.1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复杂的建筑造型、庞大的建筑规模、上升的建筑高度都为建筑建造带来了巨大挑战。建筑人员要想按照设计图纸设计的位置、尺寸和高度进行施工,离不开准确的测量。
        2.2施工测量技术要求高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超高,平面控制网和高程垂直传递距离长测站转换多,测量累计误差较大。加之高层建筑高度大,侧向刚度小,特别是造型奇特时,施工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极为显著,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高空测量控制网的稳定性也较差。高层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多,作业条件差,测量通视困难,高空架设仪器和接收装置也比较困难,常需设计特殊装置以满足观测条件,增加了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流程
        3.1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建筑工程准备开工建设时首先要建立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的精度需要满足建筑施工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为确保精度,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从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基本原则。施工测量控制网应该控制整个建筑工程范围,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测量控制的基准一致。建筑首级控制网需要布设在建筑施工区外围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从而保证控制点的稳定性。次级施工测量控制点应根据规划总平面图,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情况,结合项目现场实地状况进行选址;次级施工测量控制点容易受施工扰动影响,需要定期进行复测检查;次级测量控制点受施工破坏后可以通过首级控制点恢复。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全站仪导线或GNSS技术方式进行测量,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和计算应该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3.2建立建筑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在建筑基础施工时,通过施工测量控制网放样建筑物的外墙轴线交点位置确定建筑物范围。建筑基础施工需土方开挖,需要将放样的建筑物轴线交点引测到基坑外,建立建筑轴线控制网,这样能够在土方开挖后通过引测的建筑轴线控制网将建筑物的轴线重新放样到准确位置,保证了建筑放样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在浇筑建筑基础的垫层后,向基坑中引测建筑轴线控制网,对于引测的建筑轴线控制网要进行尺寸和角度的复核,同时要与已经施工的相邻区域轴线复核,若复核结果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则可以使用。土方开挖后,根据建筑场区高程控制网向基坑中引测高程控制点,用于建筑施工标高放样。高程测量需要采用往返观测方式,保障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3.3建筑物轴线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建筑物往上层施工后,需要保障建筑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平面基准的一致性。建筑上层结构施工时,在内控轴线网的位置预留放线孔,在底层架设激光垂准仪将底层内控轴线网投测到上层结构施工面上。为保证精度,要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投测,对投测的内控轴线网要进行尺寸、角度的闭合性检查。建筑物内部高程控制网的竖向传递通过从首层的高程控制点用钢尺直接向上测量,每个施工层的高程控制点≥3个,对传递的高程控制点要进行复核,控制点间的高差要在允许范围内。


高程传递上来后,还应该和下一层的标高点进行对比检查,检查结果合格方能使用。
        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4.1提高测量人员素质,配备精良的仪器设备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测量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的熟练度,这些都对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有影响。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是测量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技能操作水平,才能保障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测量工作的开展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4.2严格编制和实施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编制施工测量技术方案,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测量技术方案的指导,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与实际状况以及专业技术标准和规范来编制施工测量技术方案。施工测量技术方案编制后需要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才能在项目中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测量技术负责人应该带领技术人员学习测量技术方案,技术人员应该熟悉测量技术方案的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编制的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开展施工测量工作,保障测量工作质量。
        4.3建立与实施施工测量成果检查复核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成果在使用前为保障成果的精度和准确性,需要进行检查复核。建设项目开工时,施工单位在接收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成果后,要组织测量人员对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复核。平面控制复核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间的边长、角度,高程控制复核用水准仪对控制点进行水准测量,测量复核数据与原始成果数据在误差范围内时,控制点成果才能正式运用到施工测量。
        5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
        5.1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时的底图是测绘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地形图是在国家规定的坐标系统下进行测量的成果。建筑工程设计时,为方便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师通常会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坐标系,也就是施工坐标系。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基准通常不一致,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时,需要进行坐标转换以方便进行测量工作。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是平面坐标转换,两者之间可以根据坐标转换公式进行转换计算,施工测量时需要注意确保转换关系的正确性。
        5.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前对建筑设计图纸的熟悉与检查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前,技术人员需要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查阅,熟悉各专业的图纸设计数据,方便正式开展施工测量工作。检查核对设计图纸是否有数据错误或存在冲突,防止后期测量时产生矛盾;检查总平面图和建筑单体施工图尺寸是否一致,建筑单体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要向设计单位提出并进行修正。建筑设计通常会有变更情况,测量人员在收到变更图纸后,需要核对图纸变化情况,确保按照最新变更图纸进行测量放样。
        5.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不规则形状的放样
        随着建筑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造型越来越复杂。建筑物的不规则形状给施工测量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建筑物造型中的曲线要素需要通过极坐标定位、后方交会定位等方式放样出曲线要素的特征点,通过直线拟合的方法定位曲线要素的轮廓,从而放样出复杂的建筑物。
        6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及造型越来越复杂,建筑规模和高度也不断突破,这些因素不断给建筑施工带来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测量的管理,提高测量人员素质,配备精良的仪器设备,严格编制和实施测量技术方案,建立测量成果检查复核制度,确保施工测量成果质量,从而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裕.浅谈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14): 80-81.
        [2]顾玉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 128.
        [3]李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控制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 (19):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