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程铭晟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结构制造企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金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结构制造企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钢结构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被逐渐压缩,尤其是中小型钢结构企业还面临着规模小、技术薄弱、资金短缺、成本控制手段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钢结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钢结构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对钢结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完善钢结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中小型钢结构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理解单一,控制手段匮乏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具体又包括如下职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但是,在很多中小型钢结构制造企业中,企业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理解基本上仅限于企业成本最小化,对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成本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完成成本管理目标要么是理解模糊,要么是有一定的认识但管理能力有限无法做到,甚至有些企业成本管理一片混乱也是很常见的。比如这类企业对未来钢材市场价格走势都会有些经验预期,但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进行弹性成本预测、决策、计划等缺乏事前安排,更多的是简单地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采购、生产,但这样的结果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1]。
        (二)材料管理混乱
        钢结构企业中原材料中价值很大的钢材和板材由于重量比较大,不易搬动,所以经常出现原材料或剩余材料在使用过后就随处堆放,这样的结果就是库存管理不到位,缺乏余料的二次利用,造成材料积压闲置,新项目采购、加工时无法及时消化库存,造成资金上的占用以及材料成本的上涨。在中小型钢结构制造企业往往忽略该部分原材料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三)成本核算不准确
        钢结构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多个项目并行生产,而不同项目的钢结构产品复杂性及多样性就使得各类产品成本的不同,而在实际成本核算过程中,对于气、电、焊辅材料、机物料消耗等占总成本10%~15%的辅材成本无法真正按项目、按结构形式据实核算,大部分钢结构制造企业均以当月的实际发生成本以当月生产量或当月生产产值进行分摊计算,使得计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不符,虽有成本核算,但核算数据做不了成本管控工作的实际依据与参考,做不到真正的“前控”,起不到应有的成本控制作用。
        (四)成本管控盲目性
        成本管控工作在钢结构企业中往往相对滞后,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粗暴式的“卡”、“限”手段管理,缺乏不同结构形式的目标精细化管理,大部分处于被动的管理,缺乏能动性的目标管理,缺乏目标激励。
        二、加强中小型钢结构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丰富企业成本管理内容,落实企业成本预测
        成本指标是体现企业之间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性指标。企业管理层不应该将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耗费活动,应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开始,再到产品的工艺安排、设备利用、原材料采购、人力分配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消耗,以及产品的销售、储备和经营等环节发生的期间费用,各环节均需要进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并且要号召广大职工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公司上下职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实行全员的成本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专职的成本管理人员,让大家意识到企业成本管理人人有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对中小型钢结构制造企业来说,在经验预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钢结构行业的情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事前成本管理,尤其是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根据业务开展需要来制定计划,最后通过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对比,分析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差异,找出原因采取控制策略[2]。


        (二)加强对库存的管理,为财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库存货物的管理和妥善保存时需要企业车间工人和库管相互配合,将不同货物分别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完善退货制度,如从工地上回来的退货也该分门别类地放在同类的位置。库管自身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应该认真仔细的盘点库存,特别是价值较大的钢板,其规格和存量,这些都应该有实时的数据。同时,库管对出入库金额和生产领用的统计也应该准确记录。实时的数据流是保证成本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三)改善管理流程,强化人、机、料、法、环的管理与激励,做到有机结合
        要改善中小型钢结构制造企业的成本数据传递、归集方式和程序,重点落实库存商品核算环节,采用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准确地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划清,按照恰当的比例系数分配法来分摊辅助生产成本,做到实物流和数据流的对接,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会计监督和核算。鉴于此,中小型钢结构加工企业应改善生产流程,建议如下:
        1、人、法、环的有机结合
        一线人工成本是钢结构企业中除原材料外占比最高项目,随着社会发展,一线劳动力市场紧缺,一线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逐年递增。所以重视人的因素、最大限度的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劳效,减少技工的流失是企业未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高人员劳效是保证公司生产正常运行、生产量稳定增长、人员工资稳中有增、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的主要途径。人员劳效的提升,需要通过企业各个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相应的职能,是需要多部门、多手段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效果的工作,要从人员技能培训、制定合理工艺流程、采用先进工法、生产5S管理、合理有效的定额制计酬、公司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企业要形成一种生产为主线,强化职能与后勤管理部门的服务生产意识。
        2、加强材料的收发仓储管理以及使用过程中控制
        首先,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制定采购计划,采购的货物不管是否需要在库房里堆放,都应该按照采购单登记入库。其次,对于其他那些可以进行准确计量的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实际领用情况来登记出库,现场材料管理人员可以就现场巡视的材料使用情况及时与仓库保管人员进行沟通和反馈,这样就保证了基础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使用控制主要遵循“指标管理”、“过程检查”两项基本原则,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作风,重点源头控制、强化过程中检查、完善事后分析,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各项指标要求以及检查方式。
        针对原材料(钢板、型钢等物资),该项成本为加工成本中比重最高项(65%~70%),且涉及环节最广,成本分支最多,涉及到技术部门提料定尺、供应部门采购、工艺部门排版、生产车间使用、原材库管理等环节,应建立项目核算机制,对项目所有原材用料进行数据集中,从优化定尺、集中采购、工艺套料发料、严格领用、废余料回收等环节,逐一确定成本管控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实时核算材料消耗指标,与材料预算的消耗指标实时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同时累计经验,通过定尺定轧、集采招标等工作有效降低材料消耗以及板材接料等工作。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指标是成本管理最为凸出的方面。
        针对生产用漆料、焊辅材料以及原材标件成本等,实行“限额发料、凭单领料、过程检查、查控结合、超耗考核”的管控原则。主要材料实施技术部门定额发料,使用部门限额领料,仓库部门凭单出库,同时过程中辅以大频率的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根据既定的使用标准检查),从多方面严格控制重要辅材、主材的使用情况,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重中之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小型钢结构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帮助中小型钢结构企业加快成本核算到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逐步引导成本管理提升,最终将成本管理升至战略高度。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成本战略的管理的地位,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牛晓生.加强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J].财会学习,2019(21):103+105.
        [2]杨子明,周卫,仇天硕.大型钢结构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管控体系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19(03):90-9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