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难点应对措施探析 陈晓芳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陈晓芳
[导读]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加速前进。
        身份证:45030319931126XXXX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加速前进。而作为现代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道路,是连接城镇的重要枢纽飘带,建设快速可靠的道路交通网影响着市民的日常交通出行,更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道路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城市道路的建设应得到参与各方的重视,多方共同配合,通力协作。道路的施工是实现公路交通功能的重要一环,施工方应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熟悉道路施工程序,从路基处理到路面摊铺养护以及后期绿化照明附属设施施工,把控施工要点难点,实施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按质按期高效完工,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管理;难点;应对措施
        1导言
        道路工程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道路工程在实施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工期时间短以及施工环境复杂的问题,造成对道路施工的质量难以把控。但考虑到道路工程的实际作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有必要深入研究道路工程施工重难点以及如何应对对道路工程质量控制难点。
        2道路工程施工管理难点分析
        2.1施工材料问题
        众所周知,在实际的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材料对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的质量与工程的实际需求不匹配也不符合施工材料的规定的话,那么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和施工工艺无论如何高超也无法弥补原材料质量不符合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2.2施工难度大
        施工难度最大的是施工时施工队伍不能够准确地确定供热管道、排水管道等隐蔽性较强的支管管道的位置,因此,在工程的开展中会造成对隐藏管道的挖出或挖断等情况,并出现一系列后续问题,增加了施工难度。其次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阴雨等天气或者施工环境土质较差时,会增大道路工程的施工难度,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再者是在高架桥的施工中,对脚手架以及高空吊装的安全性能要求极严格,因为在高架桥的下方行人与车辆行驶频繁,意外的出现对行人以及车辆的伤害特别严重,也会严重影响交通秩序,这也是施工的一大难点。同时,若要对整幅道路一次性施工,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需要向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报批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并提前向社会公告。而为避免出现交通阻断,在城市中的施工通常采用的半幅施工的方式,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在开展半幅施工时车辆和行人密集度将增大,为确保安全要做好全面的交通封闭管制措施。最后是为了保证路面的质量,要待路面养护期过后方可放开对车辆的管制,难以避免地延长了道路封闭时间及工期。
        2.3管理方面问题
        在道路工程的管理中其质量控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与工程实际要求之间通常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施工人员的素质并不能得到保证。第二,施工中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会使施工中的道路质量不能得到严格的把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道路工程的相关单位要对专业性的人才积极的引进,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符合施工的标准。道路工程建设参与单位不具备完善的监督管理的标准与执行措施,会使得道路工程在施工中出现质量的严重缺陷。
        3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应对措施分析
        3.1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工程项目开展初期将形成多种方案,通过对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性等方面的综合比对后,筛选出最符合工程施工需求的方案。若设计方案在工艺等方面缺乏合理性或是与实际建设条件不符,施工人员需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并将其落实到位。方案设计的覆盖面较广,道路工程沿线的地质条件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设计前需要通过勘察的方式掌握实际情况,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环境复杂,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施工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提高主动性。


        3.2强化设备材料的管控工作
        首先,在道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需要用到不同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相关人员做好设备和材料的配备和采购工作。同时,在采购和配备之前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制订相应的采购方案,并在方案中对所需材料和设备的标准以及型号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原材料的采购得到相应的保障。其次,对于施工时所用材料和设备的出库和入库需要进行及时和详细的登记工作,同时在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保存时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式支持,以此对设备和材料进行有效的存放。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证材料设施的质量,避免其在实际的使用中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3.3合理优化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对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纵观行业发展,施工技术正逐步成熟,但部分细节之处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在既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优化。碾压的作用在于提高材料的密实度,以构成更加稳定的结构。在碾压期间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和设备行进速度,碾压机械尽可能维持匀速行进状态。碾压设备的类型可根据施工情况和质量要求而定,例如胶轮压路机、钢轮压路机等,可形成多台设备相配合的施工模式,以便快速完成碾压作业,确保经过处理后的道路在平整度、稳定性等各方面均满足要求。部分城市道路的运行负荷较重,局部出现质量问题,需及时应用翻修技术,在不造成大范围影响的前提下快速修复局部病害。
        3.4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是工核心力量,也是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对整个施工的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重要作用。因此,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力度,通过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素质的培养,以使其具备对工程质量的把控意识,充分体现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道路工程更加顺利的开展提供保障。在施工单位确定之前要对其施工资质进行准确的了解,也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到充分的了解,同时要避免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转包情况的发生。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把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意识,避免在工程中出现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行为。除此之外,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进程中,要督促施工人员对各工序做好自查工作,从而提高施工效果。
        3.5全面监督与管理
        道路工程施工量较大,加大监督力度有助于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及时发现问题并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以正确的心态参与至日常工作中,肩负自身的职责。此外,道路工程的总体建设水平正持续提升,因此,监管人员也需要不断进取,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
        3.6完善施工管理的制度
        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关乎道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因此完善施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对于道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不言而喻的。道路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管理制度重视起来,明确每一施工环节和步骤的具体质量目标以及要求,同时细化人员的分工和明确安全责任,使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有法可依、有纪可循。
        结束语
        总之,道路工程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基础建设内容,项目全流程中均要采取可行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放于首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经济效益,以便提高道路工程的综合应用效果,给城市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蒋燕.道路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3):266-267.
        [2]李素荣.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和改进措施探究[J].江西建材,2017(24):157+162.
        [3]胡红群.试论道路施工管理中如何体现创新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23.
        [4]孙景辉.谈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6,42(28):246-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