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隋张涛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隋张涛
[导读] 摘要: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其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岛水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其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主要围绕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展开讨论和分析,旨在提高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的堤防护岸实际上是两大类工程,分为堤防工程与护岸工程,堤防工程属于挡水建筑物建设,护岸工程则是主要防止洪水对岸坡基础的冲刷腐蚀等。堤防护岸工程施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在进行施工时必须依照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保障工程质量,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1堤防工程施工技术
        1.1土料的选择和开采
        考虑到土料的重要作用,为此在施工中需要强化对土料的选择,在施工准备阶段,综合考虑堤防的实际情况,针对土壤性质和操作环境的具体情况,不仅要将表层清理达到标准,还需要对土料选择地点和填筑地点进行排水干燥处理,再进行土壤的选择与水利工程的建设。象用较大黏性的土壤作为心墙和铺盖防渗体的施工,可以防止水利工程的涂料倍水冲刷侵蚀和损耗。如果建筑当中所选择的土质中含有不合格的土料,象膨胀泡发的土、含有杂质多密度不够的土、淤泥土和冻土等,所建造的水利工程质量,有待考究。在均质土堤施工时,则需要选择亚黏土和中壤土,堤后重盖上则利用砂性土来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土料被水冲蚀、损耗。确保土料中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
        1.2清理堤基
        在堤基开挖之前,需要做好淤泥、污水、杂草等清理工作,随后按照要求开展路堤清理施工,其主要涉及到堤身、压载基面与铺盖的清理。在清理堤基过程中,要确保能够彻底清理基础范围内的杂质,以确保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在路堤边缘线清洁工作中,要确保其比基底清理宽50cm左右。在维修旧堤坝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加高加厚,这样可以确保施工安全。在堤基清理与一层填充结束后,要对其开展压实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土壤密度,并满足后续施工要求。
        1.3堤身填筑
        在上述堤基清理和压实工作结束后,就可以进行第一层的填充施工,该过程一般采用了由低到高的填充顺序。如果铺砌区域较大时,最好选择分段铺设的填充方法,从而提高其填充效率。在固定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好控制浇筑速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堤身浇筑的质量,而且还可以确保堤坝整体性。同时,在堤身填筑过程中,要对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给予重视:(1)在对不均匀堤防保护地进行填充过程中,最好选择自基底到顶层逐层进行填充的方法;(2)在特定的填充工程中,要合理控制与其相应的横截面的斜率。严格意义上不得大于0.25。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堤身坡度给予严格控制,以保证其满足施工要求。在特定填充施工中,一般会选择分段式结构进行施工,结合施工规定来合理控制分段的长度,一般要求大于100m,以此来使灌装效率得到有效提升;(3)对堤身填筑速度给予合理控制,避免过快灌装造成不同程度上的质量问题。在堤身填筑结束后,要给予整平处理,该过程可以借助联合控制的方式来避免出现边界沟,从而确保后续压实施工的顺利进行。
        1.4铺料施工
        在铺料施工开始之前,要平整已夯实的堤坝表面,对土壤含水量给予严格控制,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在材料选择方面,尽可能选择流平性较高、均匀的材料,在铺设之前需要开展试铺实验,以此来确定每层铺设的直径与厚度,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材料分隔铺设措施,避免将黏土与砂砾等渗透性材料混合,并去除路堤土壤中的杂质。在进行铺料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砾石层铺设厚度低于30cm,而且要求在剧烈振动基础上给予研磨处理,加厚厚度要求小于60cm。在铺料施工过程中,最好在边缘外侧按照要求填充一定的多余部分,以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在铺料施工阶段,最好将人工施工与机械施工结合在一起,人工施工厚度一般为15cm,机械施工厚度一般为25cm。铺料施工最好与压实施工同步进行,以免因为含水量变化而诱发质量问题。
        1.5堤坝压实
        在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堤坝压实施工是比较关键的一项技术,该施工阶段要对土壤含水情况给予不定期检查,确保土壤含水量位置在1%-3%范围内。在压实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细化和完善压实施工流程,合理选择压实机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漏压与压实不足等现象的出现,而且还可以提高堤坝的稳定与牢固。在堤坝压实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先进行水平分层铺土,随后开展逐层碾压。在压实阶段,最好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压实机械进行选择,对于比较开阔的场地,一般会选择大型碾压机械,最常见的是压路机,而在回转不利、空间较小的区域,最好选择手扶碾压机给予全盘碾压,从而有效提高堤坝的强度和稳定性。
        2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2.1坡式护岸施工技术
        操作简便、抗冲击效果良好的坡式护岸,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多见于小型河流与湖泊。为了让水利建设工程抗冲击能力更强,顺着岸坡和坡脚使用恰当材料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建造坡式护岸。在水利建设工程坡式护岸中,护脚工程的稳固情况直接关系到护岸工程的防御能力。是否能够抗击流水的冲刷,以及在流水的作用下,护岸工程能否保证位置的稳定,降低工程表面磨损。与此同时,水利工程长期在水中作业,因此水利工程的护脚的防腐性也需要特别注意。只有基础牢固,水利工程后续发展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2坝式护岸施工技术
        为了减少水流、潮汐及破浪对边坡带来的冲刷作用,使水流能够与堤岸保持安全有效的距离。利用顺坝和丁坝,利用坝式护岸方法来对堤岸进行保护时能够及时疏导水流,减少水流、波浪变化对堤坝的冲击。在常用的顺坝、丁坝、潜坝和丁顺坝4种坝体中以丁坝式护岸最为常用,它是一种间断的有重点的护岸方式,利用丁坝式护岸对于水流缓慢及河床较宽阔的河流段进行水流的调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3墙式护岸施工技术
        墙式护岸也称为重力式护岸,是沿堤岸侧面建造的垂直的陡坡墙护岸,多采用水泥砂浆或者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从而保障墙体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护堤岸。在施工时要将墙基嵌入路堤的护脚板,从而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水流侵蚀作用。要定期对墙式护岸的防护装置进行维护与清理。当发现混凝土墙壁出现损坏时,应当用同材质的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进行修复,保护墙体内部结构。
        结语
        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实践中,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水利施工管理体系,对堤防护岸施工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控,提高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红涛.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58,159.
        [2]李宏燏.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标准与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0(18):161-162.
        [3]辛暖.浅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238.
        [4]余小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技,2019,47(06):162-164.
        [5]胡传安,丁练军.试论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2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