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 周天昌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周天昌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影响。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绿源路泰和华府  广西来宾市  5461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影响。尤其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工程规模和难度方面都有提高,为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更需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研究力度,并充分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使安全管理能够适应危险性增高的施工现场情况,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更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安全的施工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建造期间安全、施工质量、成本投入是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证各个环节规范施工安全,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按期完成,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障施工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才能够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1安全施工管理在施工中的重要性
        1.1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落实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形成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可以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提高安全风险防护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施工项目,如果管理不当,极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通过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加强施工过程的防护,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如此,施工安全管理还能够提高参与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施工作业时以保护自身安全为重点,避免盲目施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1.2减少项目建设成本
        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是决定施工企业效益的关键内容。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质量和进度控制上,通过节约资源投入来获得更高的效益。这种管理理念造成了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管理受到忽视,安全施工管理的相关投入也被大幅度削弱。这种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就发生了错误,虽然降低安全施工管理投入能够降低成本,但是安全风险大大增加,工程项目安全施工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项目建设成本不但提高,还会产生不良舆论影响,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适当投入资源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不仅不会提高成本,反而能够做好科学的成本管理。
        2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完善管理体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上级管理人员要增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工作;(2)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施工情况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建筑施工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可以制定激励制度和人才招聘制度,确保招聘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施工安全意识。与此同时,激励制度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2增强防范意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意识很重要,施工人员拥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减少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施工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建筑施工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例如,企业可以对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充分增强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以百分之一百的精力投入施工工作中,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加大安全投入力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和体量日趋增大,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逐渐认识到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所以在项目工程建造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管理方面资金的有效投入,这样能够确保整个项目在施工各个环节的安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施工程序不合理的现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一方面应该做好施工现场各种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按照施工要求,设计方案的相关要求,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需求,定期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妥善的保养和管理,并配置机械保养管理的专业费用。另一方面应该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系统、高处作业系统、交叉作业防护的准备工作,配置完善的资金。另外还应该确保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购买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教育和安全风险评价,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监管等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另外要为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配备和更新劳动防护用品费用。加强安全施工宣传教育,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安全警示标语,对现场进行综合性的治理,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需要注重及时性,这就需要对安全监督的时间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才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做到更有效的控制,减少危险因素的产生。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对安全监督作用进行加强,一是做好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监督,尤其是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排除,包括施工材料的不当堆放、警示标志的不当设置等;二是做好对施工人员操作的安全监督,包括施工时的安全防护设备穿戴情况,必须符合施工技术的安全防护要求,未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等设备人员不许进入现场,也不许在现场私自摘下安全防护设备。施工操作更需要符合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避免违规操作的问题发生;三是做好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包括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存储、施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施工环节的衔接和协调等,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2.5加强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管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性来自于危险源的影响,通过安全管理对危险源进行管控,能够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危险性。为了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效果,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进行阶段和施工验收阶段等,具体的阶段划分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然后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对危险源进行更加充分的评估和有效的管控,比如在施工准备阶段,就需要对施工图纸、方案、人员安排方面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排查,能够有效保障施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在施工进行阶段,要对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材料和设备方面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排查,能够有效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在施工竣工阶段,就要对施工质量、效率、成本方面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排查,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在进行危险源管控时,可以将排查信息记录成危险源清单,并逐一进行评估和防范,加强危险源管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突发性危险因素,可以采用应急预案的方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安管理工作,将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效率,最大限度提高建筑工程后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向红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构建[J].散装水泥,2020(4):35-36.
        [2]张拴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低碳世界,2020,10(6):125,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