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远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地位逐步提升,是应用效果较佳的建筑技术,可实现安全、高效的施工作业。但该技术的应用难度较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对于城市开发边界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不断增加建筑的层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对于建筑的结构、性能和外观等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高支模施工工艺,不但能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承载性与稳定性,而且能确保建筑外形的美观、大方,还能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信息与成本支出。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工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这项施工工艺因其特殊的施工位置,对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即将高度相对较高的钢筋等应用于大规模框架建筑中并形成支撑体系,会直接影响房建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且此施工工艺稳定性将对建筑整体稳定性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方面,始终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高支模施工技术相对特殊,且作业高度高,大部分均为高空作业,风险系数较高,易发生意外事故。为此,建筑企业应合理采用相关安全措施,采用安全手段,使风险发生率降低。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会选择较长钢筋,以建筑构筑为支撑结构。由于施工材料高度大,且施工工艺尚未成熟,灵活性相对受限,直接增加了高空作业难度,使施工作业人员面临严峻挑战。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施工材料造价相对较高,会循环使用施工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结构安装并定型后,应拆除高支模。由于其高度相对较高,增加了作业难度,在拆除高支模时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高支模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2.1高支模检查技术
土建施工单位在安装支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资格。在进行支架安装期间,需要对承载杆件以及剪刀撑等构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还需要确保搭接的长度满足标准规范,最大限度的减小偏差,从而给架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供保障。在确保施工安全以及质量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关注整体的施工进度,如果发生实际搭设情况与技术交底内容或者是施工规划不相吻合的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以此确保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规范,同时保障施工的进度跟上预期的施工工期。
2.2搭设支撑架
支撑架的搭设工作是进行高支模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的操作中,施工人员在进行支撑架搭设时,必须逐排通层搭设,同时还要确保立杆与水平杆之间连接的稳妥和牢固,且确保纵向、横向扫地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高度不能超过20cm。此外,四周的立杆支撑也要设置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剪刀撑,脚手架立杆垂直度的偏差也不能超过50mm,如果是较高的H段立杆,其偏差相对值也应保持在H/600以下。并且在扣接剪刀撑与水平杆时,搭接的长度不能低于1m。最后,相邻的2根水平杆接头也不能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中,需要保持超过50cm的距离。为了保证支撑架的安全和稳定,还需要借助已浇筑的构筑物来进行连接。
2.3高支模安装
在高支模安装环节,需提前开展施工测量作业。测量人员对梁线位置、水平控制线、框架核心线等位置进行标记,将位置偏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同时,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定期对模板位置、垂直度进行测量校正;施工人员参照设计图纸、按特定顺序对高支模、支撑结构进行安装,禁止私自篡改支模顺序;对模板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如模板结构稳固性、与支撑架连接情况;对模板拼缝进行处理,填充海绵胶条等密封材料;清除模板表面、内壁附着灰尘与积水,在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
2.4高支模验收
土建工程施工中,必须在高资质员工的支持下完成高支模施工作业,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除了提高其专业水平外,还要具备足够责任感以及安全意识,兼顾施工质量与进度2方面的要求,实现统筹兼顾。做好土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即技术人员细致检查高支模设计方案,各项细则都要满足规范。此外,施工单位要抽调各专业人员组成监管部门,负责日常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发现不当之处时责令相关主体及时处理,确保高支模施工作业可落实到位。
2.5高支模拆除技术
高支模拆除的具体步骤:第一,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要求以及拆模试块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拆模的时间以及具体拆除的顺序。第二,在拆除的时候,需要根据先装后拆的顺序实施操作,同时还需要清理干净架体上的杂物,与此同时设置好警戒线,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护,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从而防止出现物体坠落导致人员伤亡的现象。
三、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3.1科学编制并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方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想切实提高施工质量,首先必须科学编制并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在编制施工质量管理方案时,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同时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施工的技术路线,并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而且,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确保高支模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必须全面分析施工中存在的不良影响因子,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处置预案。此外,还要明确各程序的责任人,制定责任追究制度,以保障施工的质量。方案要明确相关监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确保相关监管部门和机构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在规定范围内,应用巡视、见证以及旁站的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为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把控和提升做出贡献。
3.2材料管理
在部分建筑工程中,由于所使用工程材料良品率较低,部分材料性能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在实际施工中,偶尔出现高支模板倾斜失稳、模板变形、模板与混凝土粘连等问题,不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做好材料管理工作,筛除、更换劣质工程材料,满足工程施工需求。例如,在入场环节,对各批次工程材料的规格参数与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如板材是否霉变、螺栓等配件是否存在裂纹等质量缺陷。审核相关资料文件、随机抽取少量材料进行检测。将工程材料分类管理,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中进行贮存,或是在材料表面覆盖油毡,预防钢筋生锈、木模板霉变问题出现。在高支模施工前,做好材料预处理工作,如钢筋除锈作业、清除模板表面毛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技术已经在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要想提高该施工工艺和技术应用的水平,施工企业还必须掌握各环节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点,在施工前在科学制订质量管理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执行该施工方案。同时,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镇.高支模安全技术措施探讨[J].城市住宅,2020,27(11):196-197.
[2]高希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 (12):190.
[3]李全全,邹吴翔,武文杰,管明宇.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69.
[4]张文.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 (03):158+160.
[5]曹姗姗.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8(07):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