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体系在现代化程度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环境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势态,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每一个领域都体会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地质灾害的防治是岩土工程开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地质灾害存在的问题对岩土工程的顺利进行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因此,本文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展开详细的分析,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对应措施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为岩土工程的安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防治
引言
岩土工程指的是对岩土的开挖、加固等操作,岩土工程中出现的地质灾害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对岩土工程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周围环境,威胁周围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我国地理环境复杂,不同地区的气候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提高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所有灾害类型中,地质灾害所占的比例约为25%,给国家资源、自然环境、人们的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来防范地质灾害,保证岩土工程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1简析岩土工程地质情况
简单来说,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的许多工程行业也得到了良好的机遇。而许多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岩土工程的施工,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岩土体的开挖和加固,进而才能够确保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地质结构以及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以此导致地质灾害的出现,进而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处理,以此不仅可以对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还可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
2.1滑坡与坍塌
滑坡泛指岩体发生倾斜的石块,其在诸多因素影响下顺延倾斜土层大范围分散下落所形成的自然地质灾害,其对于山脚下人类、房屋等建筑工程有着极大威胁。而坍塌则泛指部分相对而言较为陡峭的山体斜坡所存有岩土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山体向下崩落的一种地质灾害,在发生崩塌前,通常存有某些预兆,此类预兆主要体现方面包含岩石后部发生裂痕,亦或某些土块发生崩塌现象。因此,针对此类地质灾害,需做好充足防治准备措施以促使滑坡与崩塌灾害所造成影响降至最低。
2.2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的发生和违规开发岩土密切相关,长期的开采工作会让地面崩塌、下沉,继而出现裂缝。地面变形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有巨大的安全隐患。相关资料显示:国内有超过70个城市都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变形问题,严重变形的城市有30余个。盲目、过度的开采自然资源,抽取地下水,同样与地面变形的发生密不可分。
2.3崩塌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崩塌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崩塌主要表现在山体的某一部分出现了掉落和塌陷,从而严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而造成山体崩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山体受到的重力较大,进而使得山体的某些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掉落。一般来说,崩塌主要出现于施工较为频繁的地区,并且这些地区的山体会受到较大的重力影响,当自身的作用力超过了最大限度,那么就会导致岩土出现崩塌,从而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小的损失。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的防治
3.1滑坡灾害中的应用
针对诸如滑坡这一类型矿山地质灾害,可通过地下排水工程、滑带土层改良等相关岩土工程,在防治矿山滑坡这一地质灾害当中,地下排水施工工程为一项关键技术,制坡先治水,治理地下水其主要包含平孔与盲洞渗水两种技术,二者皆能够对矿山内部所存有水分有效吸收和排放,从而达到延缓矿山滑坡发生速度,降低滑坡所造成经济与社会损失这一目的。另外,由于地下排水工程自身施工快捷、排水效果明显等特性,因此在矿山开采当中得以广泛应用。而滑带土层改良这一技术在现阶段虽然尚不成熟,并且尚未得到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当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一技术能够将山体滑坡现象在根源上加以改善,为矿山周边地质环境以及周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最大保障。其他针对滑坡治理技术还有如削方、挡土墙、锚杆锚索等等。
3.2在地面变形中的应用
此类地质灾害需根据其产生原因与类型存有差异选择不同治理方式,在通常情况下,可选择注浆法与跨越法两种岩土工程进行防治,但是需注意的是不论是哪一种方法皆不能在施工前开展,这一条件主要是由于地面变形这一地质灾害带有一定突发性,是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而发生的变形,因此无法对其精准预测。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使用强夯法这一岩土工程,此方法主要是针对矿山变形区域精细夯实,促使土层强度增加。另外,也可通过灌浆法或充填法在矿山内部填充水泥、水泥混合物或其他充填物,提升矿山土层硬度和充实其空隙,从而切实实现预防这一地质灾害。在使用上述方式防治矿山地面变形这一地质灾害过程中,需严把工程质量关,应对处理过的地层或坑洞进行相关试验进行检测,只有达到相关要求才能认为合格。
3.3崩坍地质灾害控制
针对崩坍地质灾害控制而言,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主要工程措施和生物工程。其中生物工程主要指的是大量种植树木,合理耕种、种草护坡,提升当地森林和绿植覆盖率,加强土壤的稳固性,能过使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幅度降低,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生物防治措施是一项具有长久性特点的崩坍地质灾害控制措施,具有防治时间长、改善自然环境能够程度较大、保持生态平衡时间长、投资成本较少、应用范围比较广等特点。工程防治措施是目前崩坍地质灾害控制措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适合使用的条件为由于房后切坡产生的小范围土质滑坡。利用削方减载护坡、前缘支档、滑坡后缘地表排水等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一部分可能对重大工程设施造成严重影响的崩塌地质灾害,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实施锚固、拦挡、排水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能够在根源上杜绝由于崩塌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3.4加强生物防治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中,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式,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分析问题。在生物防治中,可以通过增加绿色植被面积方式、退耕还林还草方式等,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生态效果。不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只不过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在生物防治期间,工作人员要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并收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生物防治方案。通过对不同政策的应用,促使生物防治措施能够被更好落实到实际岩土工程施工中。此外,要做好封山育林等工作,避免自然环境受到伤害与影响,使得生物防治能够将自身优势与价值发挥出来。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如火如荼的发展,我国的岩土工程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也逐渐得到了更多人们的广泛关注。岩土工程作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之中十分重要的工程施工,其施工质量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并且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地质灾害有效防治,进而推动我国岩土工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农又瑜.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低碳世界,2019(1):64-65.
[2]张晋源,李鑫.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40.
[3]关延东.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