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宇建筑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 广西柳州市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包括实现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进行成本控制、编制预算,预测各个风险因素并提前预防,实现整个工程实施各环节风险可控,避免出现粗放式工程管理导致造价失控等问题。科学有效地对施工设计、正式施工及竣工等全环节、全过程管控,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工程预算失控风险,节省资源,构建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意义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成为建筑大国,建筑行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得到显著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不仅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也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市场波动因素、政策法规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工程造价的不同阶段影响着造价的准确性,可能使得造价成本偏离其所预定的目标,从而影响工程企业的效益。因此,对工程造价各阶段全过程管理和控制,不但可防止各类因素对不同阶段产生影响,且为企业赢得主动性。工程企业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因素的变动,在合同规定范围内对建设工程造价成本进行调整,有效消除由于僵化固定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严格控制自身的成本投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成本控制体系。因此,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探讨工程造价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
2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意义
2.1 控制成本
由于建筑行业具有施工周期长、投资规模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增加成本的风险。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逐条逐项分析,针对性梳理问题,管理人员应当统筹协调,及时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因工作协调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展。通过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2 保证工程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来看,其具有施工范围广、投资金额大、工程量大周期长等特点。这也预示着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在此需要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由于我国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滞后现象。传统工程造价管理通常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的方式,这种方法往往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些经济损失,无法实现全过程资金成本效益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成本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控制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和成本增加。
2.3 对全过程工程造价进行系统化完善
在具体项目中,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可以根据全过程造价控制系统性了解整个工程情况,在项目决策、把控设计、项目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实现精准预测,并进行合理的资源投入。同时,根据全过程工程造价情况,建立数据模型,实现整个项目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将项目控制精准性、有效性纳入KPI考核,实现多环节整体掌控,建立一套完整、成熟、全面的预算管理。也可对企业的其他工程项目提供一套先进的编制方案,快速进行模块化复制,实现快速复制生产的效果。
3 改善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的措施
3.1 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应当调研当时的施工环境、人口数量、市场经济、国家政策,综合进行可行性分析、建设项目目的及功能的决策,避免因外部原因导致投资风险升高;积极引进经验丰富的设计人才与管理人才,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式,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性与实用性进行分析;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估,分析工程造价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3.2 工程设计阶段
造价管理工程设计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时期,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同样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保障项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要求与造价控制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环节需正确分析施工技术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保证设计方案得到优化,尽量降低施工期间,由于设计因素导致的方案变更等问题。与此同时,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还需要关注工程施工周期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的不确定因素。也会给造价带来一定困扰,因此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材料市场环境、人员等方面的需求和变化。通过对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和分析,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有效性,降低设计单位由于设计缺陷所导致的成本费用增加。应采用限额设计的方法,由设计单位编制分项、分部工程投资限额,以减少工程设计变更的影响。与此同时,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中需要由不同专业进行图纸交叉审核,确保设计图纸能够满足投资决策与成本控制需求。
3.3 项目招标
招投标阶段需避免恶性市场竞争情况发生。在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同时,对招标文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拟定,将整体的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安全水平,对评标办法采用专业手段选取价格较低标的,而不是一味地以价低者优先。在招投标过程中,除不可盲目选择低价竞投者外,投标企业筛选上要避免只选取中大型企业,对施工难度高、施工规模大、技术要求复杂的工程可选取有一定实力的大型施工单位,但为了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对一些简单重复性工程或者小型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项目,可以适量引入小型施工单位,以降低生产成本。
3.4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并选择科学的方案,能够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和提高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施工阶段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把控项目成本,对于工程材料清单和人力以及设备清单进行优化管理。对现场施工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现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应对策略,减少设计的相关变更,降低造价成本。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建设用料的网络信息系统,从而可以根据系统中看到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实时价格,便于使用材料的质量和采购。还有就是需要建立奖惩制度,避免偷工减料,浪费材料的情况出现,对于认真工作的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行为不当的工作人员给予惩戒,让其承担后果,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工程造价的变更,让造价得到最大化的控制。
3.5 项目竣工
竣工结算作为项目全过程控制的最终环节,企业在项目竣工时,要对整个建筑审计工作进行严格执行,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对照施工合同与工程清单等,详细进行数据分析与复核,确保项目收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保证工程造价成本的最优,做好全过程动态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后工程建设中还需要强化各环节成本控制,深入研究各阶段造价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预控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切实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效益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董大千,毕玲.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03.
[2]丁涛,袁明省.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居业,2019(10):141+143.
[3]刘明鸣.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实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28-29.
[4]李俊杰.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8):236.
[5]潘飞鹏.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