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 冼超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冼超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只有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出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的作用与优势。
        广西广厦工程建设咨询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54500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只有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出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的作用与优势。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推动了我国土建工程技术进步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格外注重分析、研究建筑行业工程施工时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与要点,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促进企业施工水平的提升,继而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一、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1配比技术
        混凝土各部分组成材料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设置混凝土的配合比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施工场地的要求,还要考虑施工成本,注意施工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从而进一步依据精确的计算,得出高性价比的配合比。此外,还要注意到施工现场混凝土的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之间的差距,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
        1.2搅拌技术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按照配合比来计算混凝土各部分材料的用量,并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详细来说,就是集料的用量误差应该在±2%之内,水的误差应该在±1%之内,水泥与外加剂的误差与水相同。。
        1.3浇筑技术
        浇筑环节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因此,施工部门必须要重视浇筑工作,提前检查好模板的支设以及内部钢筋的捆绑情况,确认模板和钢筋的型号及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从而进一步根据钢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浇筑方式。在操作浇筑的过程中,要尽量把混凝土的接缝与接头减到少,且保证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不大于两米,规避溅落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维持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在保证混凝土完整性的同时缩短浇筑时间。
        1.4振捣技术
        振捣技术在浇筑技术之后进行,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使混凝土的各种集料均分布,同时把混合料里的空气排除,来降低密度。利用振捣,可以把模板填充到位。此外,施工部门要进行适度振捣,以保证不过振、不漏振。振捣工作到位的标志是出现下沉变慢及没有气泡产生的现象。要注意避免出现过振,规避因过振导致的混凝土浆液和粗集料下沉。以混凝土的类型及施工规模为依据可以把振捣操作分为机器操作和人工操作。
        1.5养护技术
        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可以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及时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来说,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在12h内完成养护工作,具体方法为向混凝土表面定期洒水。
        二、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因素
        首先,若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温度骤然改变,那么,混凝土表面温度也会大幅度跌落,结构内外部形成较大温差,而后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应力越大,而温度应力是诱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会降低结构美观度,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
        其次,质量达标的原料及配制阶段有效控制是提升混凝土性能指标的基础,但在施工实践中,施工质量不达标、配制方法不规范等状况较为普遍,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原料购置、存储及施工阶段质检不严而引起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若不能严格依照施工规范标准检验材料配比,不结合实际,滥用既往经验,导致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坍落度等指标和施工设计存在出入。
        再次,混凝土构件浇筑、养护情况均会影响结构最后质量。部分施工单位未严格遵照规范作业。例如,在浇筑环节中,为了追赶工期省去了振捣步骤,或在构件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急于拆模,或是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及时间过短等,均会降低混凝土结构强度,对土木工程安全施工构成一定威胁。


        三、质量控制措施——以某工程为例
        本文以柳州鼎华城项目为例,对于其缓凝图结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某项目规划包括3栋地上20层综合楼,7栋24~25层住宅楼,1栋地上3层幼儿园,地下车库2层,主楼地下3层,合同总建筑面积约27×104m2。住宅楼、综合楼分别设计使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
        3.1混凝土材料选择与配比控制
        依据该工程特点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时,应排除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尽量选择强度大于32.5#的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消耗、防止出现泌水问题,把好工程质量第一道关卡。在砂石材料的选择上,本工程选用了细度模数为2.4的中砂与级配碎石,依据混凝土运输与后续浇捣作业要求选取大粒径粗骨料,满足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防范后续施工中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缩反应。在外加剂的选择上,依据商品泵输送要求在混凝土材料中适当增添了粉煤灰,在减少水泥量的同时提升其润滑效果与粘性,并参照混凝土用水标准进行了用水量、PH值等检测,保障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抗裂性、缓凝等性能,为工程质量打下前期基础。
        3.2施工工艺与技术操作控制
        在具体施工环节,务必要严格依照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核,明确浇筑面积、浇筑顺序、原材料、工程量、劳动力等具体施工信息,并预先考虑到停电等应急情况下的处理对策,确保问题处理对策的有效落实。随即围绕预检、隐检两环节进行模板、钢筋的质量检查,保障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等参数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并做好模板内杂物的清洁工作。在此过程中需针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测,明确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等具体情况,检验搅拌机、料斗等施工设备是否准备齐全,落实水电、照明等系统的检查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与紧急处理措施。
        3.2.1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科学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由于混凝土浇筑需遵循分层浇筑的原则,为了保障不同浇筑层之间良好的融合效果,施工人员需在上下层凝固之前加以检查,避免横向分层情况的出现。(2)当混凝土配置好以后,严禁将其他材料加入其中,否则,添加的其他材料会影响整个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进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3)混凝土浇筑是始终坚持连续浇筑,浇筑的中断不利于道路桥梁的质量控制。
        3.2.2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振捣中,需注意以下要点:(1)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振捣次数与振捣频率的控制,严格根据工程的质量标准,确定最佳的振捣次数与频率,而施工人员的振捣需严格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提高振捣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排出混凝土内部多余的气泡[3]。(2)振捣设备关系着振捣的有效性,需结合混凝土的具体情况与振捣施工要求,进行振捣设备地科学选择。(3)遵循分层振捣的原则,提高混凝土上下层之间的衔接效果。
        3.2.3混凝土养护管理
        待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还需注重加强混凝土养护管理,在浇筑后的3~5h内选用麻袋、草席等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保障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并在浇筑区域周围做好隔离围挡与提醒标牌,避免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或遭到人为踩踏,为工程质量再添一重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近些年其建设规模拓展,数目与样式均有增加。混凝土结构是当下大部分土木工程的常用结构类型,技术是影响项目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时,必须严格把控每道程序,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合理设计及调控施工过程。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素养,做好质量控制,从而提高建筑物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大雳.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9(9):226.
        [2]韩强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78.
        [3]郑卓.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6):151-152.
        [4]刘创业.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18,32(12):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