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需要考虑的几个关系 马向春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马向春
[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越来越受到关注。
        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土空间规划关乎我国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成果,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核心环节。积极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关键节点,保证其规划质量和规划可实施性,是建立健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依据,对于县级区域的开发、保护、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关系
        引言
        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把握好“时、空、人、事”的辩证统一、国土空间的“不变与变”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创新驱动、治理导向,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介绍和重要性
        1.1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介绍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来说极为重要,它主要是指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与整治工作,确保国土空间资源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利用情况可以根据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进行调整,对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支持。简要来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国土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被破坏的国土资源的整治活动,只有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才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高效利用每一块土地,发挥每一块土地的价值。无论是国土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还是国土资源的整治活动,对人们未来生存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国家相关规划、整治部门应当对二者引起重视,一视同仁,针对性开展相关工作。然而,由于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认识的不足,大多数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重心点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国土整治和保护工作被忽略,使得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1.2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
        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可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对国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和优化配置,让每一块土地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杜绝土地资源被浪费,为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创造条件。现下,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资源使用需求越来越高,如果不对国土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就会导致国土空间被大量浪费,当日后需要国土资源支撑发展活动时,就会让人们发展活动、生产活动受到影响,阻碍社会进步。同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还能有效控制人们在生活过程和生产活动中对国土资源的破坏,让国家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还能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达到国家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存的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规划编制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2.1关于调查与现状底图
        按照“以用定底”原则,为满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编制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需要,国土空间规划的现状底图应涵盖用途资源类、质量效率类、基础信息类等底图要素。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底数和底图,应在“三调”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用途分类和“三调”地类的对应关系与要求,将现状分类转换为规划用途分类。地方根据规划编制及管理需要,可重点针对城镇内部公共设施用地等开展补充调查。
        2.2正确认知生态保护问题
        在开展规划工作时,必须具备生态保护意识,将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机结合。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生态意识的培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是在重视生态保护的基层上,更加科学地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切实解决生态环境和民生等问题。


        3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研究国土空间,要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着眼,聚焦“空间流动”,关注城乡空间的经济社会活动(核心是人)和生态、农业空间的物质能量流动(核心是自然)对国土空间的系统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要素层面,关注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和交通、产业、空间需求等人类各项活动要素;在空间层面,关注承载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不同尺度空间,比较典型的包括区域、流域、陆海和城乡等。
        3.1资源要素的系统思维
        统筹各资源要素的保护与治理,要用系统论的思维,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的共生关系,提出系统治理保护方案。比如:修山扩林能涵养水源,实现功能修复;调田节水能增大生态承载,做到基底保护;治湖保水能改善生态,永续碧水。再如:盐碱地开发补充耕地时,出现改良了流域内某一片区盐碱地却引发了另一片区土地盐渍化或改良片区重返盐碱等不利现象。这是因为尚未科学认知到某一片区自然形成的盐碱地正是为了维护另一片区土壤不发生盐渍化的生态功能,注重化学改良的短期效应,忽视了地球化学的决定作用,堵塞了盐分的天然运行通道。
        3.2交通与产业、空间的系统思维
        交通方式和成本影响产业选址与空间格局。从长江流域来看,长江沿岸化工产业集聚、密集分布,主要在于化工品作为大宗产品,吞吐量大,沿江布局,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从城市空间来看,不同的产业形态和土地开发密度影响交通模式,同时,交通模式也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结构、价格等。
        3.3陆海统筹的系统思维
        “陆海”作为两个独立系统,陆海产业、环境、功能、设施之间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实施陆海统筹战略,在横向上,要充分考虑陆海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功能提升、设施建设等;在空间上,要联动陆域、海岸、近海、远洋。如:近海养殖、海产品加工对近海带来污染,影响海岸带功能;远洋捕捞、造船厂等需要在陆域建设港口和冷链基地;发展旅游产业则要清退近海养殖,打造旅游岸线休闲功能。
        4加大融合力度,创新管理方式
        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融合的有机性,需要结合当前发展现状,来积极探究管理的创新,促进融合力度的提升。由于很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发展要求,所以,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部门需要探究各种规划过程中的问题,然后综合分析规划的重点内容,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新的管理方式,促进规划内容的有机融合。在进行管理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基于区域内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建立完善的规划机制,继而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更有序的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社会当前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在当前新的发展时期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彰显出来,其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也会关系到国土资源自身的有效利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探究开发过程当中的常见问题,明确规划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树立起准确、创新的空间规划理念,通过分析、解决规划问题来促进整个规划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性,进而促进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坚,赵晔.国家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央地”协同——兼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演变中的央地关系发展及趋向[J].城市规划,2019,43(9):20-23.
        [2]武廷海.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初论[J].城市规划,2019,43(8):9-17.
        [3]黄玫.基于规划权博弈理论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构建路径[J].规划师,2019,35(14):53-57.
        [4]邹兵.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基本逻辑与设想[J].规划师,2018(7):5-10.
        [5]张显锋,罗杰.关于如何编制县级国土规划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8(06):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