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周春华
[导读] 摘要:与其他建筑相比,民用建筑的人员集中量较多,包含的电器较多,因此受雷击的频率更高。
        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
        摘要:与其他建筑相比,民用建筑的人员集中量较多,包含的电器较多,因此受雷击的频率更高。同时逃生难度、疏散难度和火灾扑救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排烟将不畅通,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出现人员伤亡现象。为了避免民用建筑内火灾的发生,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设计工作,做好消防工作,有效遏制隐患,为居民创造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应用策略;具体分析
        前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工作不断优化和发展。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需要重点培养人们的安全意识,做好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工作。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民用建筑数量显著增加,做好民用建筑防火技术设计和使用工作,将显著增强建筑物的防火性能,给周边居民带来积极影响。
        1.民用建筑火灾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高层民用建筑数量逐渐增加,一旦发生火灾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会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这与民用建筑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1]。而我国民用建筑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1疏散难度大,人员过于集中和密集
        我国民用建筑大多为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层数较多,垂直距离大,人员密集度较高,通过情况下会容纳上千人[2]。一旦发生火灾,很多人会产生恐惧、慌乱、躁动等心理,当受到烟气的刺激后,人们会在第一时间跑到安全通道,这将会出现混乱、拥挤、踩踏等问题,大大增加人员疏散工作难度,阻碍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1.2蔓延速度快,蔓延路径角度大
        与普通建筑物相比,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更快。其主要原因是在高层建筑中包含大量的电缆井、电梯井、楼梯间等竖向的井道,这些竖向的井道将为火灾蔓延提供便利,很容易形成烟囱效应[3]。同时这些竖向的井道是火灾迅速蔓延的重要渠道,一旦发生火灾,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
        1.3火灾的温度较高,包含大量有危害的毒气
        一旦民用火灾发生火灾,其温度将会在1000℃以上,而在70℃的温度中,人们是承受不住的。在火灾中,人的身体无法经受住炙烤,在加上火灾中会出现大量的有毒气体,人们一旦吸入这些有毒气体将会出现人员死亡现象。
        1.4火灾扑救难度大,造成严重损失
        现阶段,我国消防车的高度在50m左右,一旦火灾救援的高度超出了50m将会大大加大救援难度[4]。因此,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非常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并引起社会动荡。
        2.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材料的耐火级别较低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民用建筑的使用情况。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收入,在施工过程中会选择使用一些与国家相关标准不符的、耐火级别较低的建筑材料,甚至会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这大大增加了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为后续施工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2.2建筑烟气控制设计缺乏合理性
        部分民用建筑设置的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的数量不足,与主要的防烟和防火区具有较大距离。在不利于采用自然通风的位置,比如防烟楼梯、走廊等并没有合理设置爱排风和排烟装置。除此之外,在民用建筑排风通道中没有应用火净化措施和烟净化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危及整栋楼。
        2.3缺乏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
        当火灾发生后,火灾报警装置将会在第一时间发生警报,通知人们及时逃生和疏散,进而降低悲剧发生的概率[5]。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民用建筑严重缺乏灭火系统和灭火报警系统。部分民用建筑虽然设置了灭火系统和灭火报警系统,但是由于长时间不使用,出现工作不灵敏等现象。维修人员不能及时做好检查和维修工作,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无法正常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2.4火灾扑救面设计工作不合理
        火灾扑救面主要是指消防车辆在救火时使用的场所,在救援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设计师对火灾扑救面的设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存在不合理的灭火扑救面,因此会出现新建的民用建筑消防设计不合理的现象。
        3.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使用耐火级别较高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防火性能,劣质的建筑材料是建筑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常用结构类型耐火能力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个等级。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必须保持在一级或者二级(如下图所示)。在建筑建设中,建筑企业要以耐火等级为基础,选择相对应的构造方式和构造材料,使火级用耐别较高的、质量好的建筑材料[6]。这样一旦发生火灾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疏散群众,灾后修复工作也会变得更加顺利。同时民用建筑在装修过程中要使用耐火性能较高的材料,最好使用经过一定防火处理的材料,从而有效控制火势蔓延,避免火灾的发生。
 
        3.2设置科学的防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和防烟系统共同组成了防排烟系统。其中防烟系统通过使用自然通风或者机械加压送等方式,防止烟气进入到疏散通道系统中。排烟系统则使用自然通风方式或者机械排烟方式将烟气全部排出到民用建筑外。一旦民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为了及时排除民用建筑内的有害烟气,保证其中人员能够安全疏散,为火灾救援创设有利条件,在民用高层建筑内设置防火防烟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在设置防排烟系统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选择与相关标准相符的风机。对于高度在50-100米间的民用建筑,要按照规定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同时科学划分不同防烟区的面积,单独划分重点部位的防烟区。除此之外,要做好排烟口和送风口的设计工作,防止出现各层送风口风量风速不平衡的现象。
 
        3.3做好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的设计工作
        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工作中,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的设计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一项专业向、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现阶段,很多民用建筑在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设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烟雾探测器安装在楼道,走廊和电梯大厅等公共场所,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将探测区域合理划分,以确保火灾探测器数量的合理性,在拥挤的通道和主要通道中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3.4合理设计火灾扑救面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火灾扑救面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要保证火灾扑救面不能用做其他的用途。在具体设计中,火灾扑救面距离建筑的外墙要大于等于5m,最外一点火灾扑救面的边缘水平距离应在10m以内。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火灾扑救面过程中要避开地下设施,比如化粪池、水池、地下管道等。
        结语:在民用建筑中,建筑防火设计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做好火灾扑救面、防排烟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和规划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防止人们受到火灾的侵害,为人们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洪松.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5(01).2019
        [2]张跃臣.关于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9(1):00028-00028.
        [3]师丹丹.论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9(12):00032-00032.
        [4]陈宜炜.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城市建筑,2019,5(021):24-24.
        [5]刘宇翔.分析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1):1068.
        [6]顾志勤.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20(10):112-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