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探索 周雪兰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周雪兰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化阶段,这也让大数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北流市达武城市设计院  537400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化阶段,这也让大数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围绕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成果展开讨论,主要讨论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价值、在现代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探索以及建设协同体系的意义,加快智慧城市以及城乡规划发展速度,为我国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建设智慧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城乡规划;智慧城市
        引言
        大数据是指所掌握与获取的信息数量庞大,并能够在规范时间内实现对技术与软件的合理应用,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处理。数据信息作为企业经营与发展需要参考的重要理论依据。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其自身具备的高效性、真实性与多样性能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1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的界定及作用
        1.1大数据的界定
        大数据是利用云计算对所需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是一个从海量相关信息中进行数据“提纯”,有效提取所需数据的过程。大数据是伴随互联网网络的诞生和发展而形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利用云计算、云储存、分布式数据库等一系列工具,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目标性。大数据具有“4V”的特征。第一,大量(Volume):大数据的数量级巨大,从信息时代的TB单位级一跃达到PB数量级。第二,高速(Velocity):随着电子处理设备硬件的不断升级、软件系统的不断更新、互联网带宽的不断加速、5G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能力在不断升级和加速。第三,多样(Variety):数据类型的多样化,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类型不局限于传统的文件数据类型,所有互联网中可交互流转的信息都是大数据时代可收集的对象,如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随着互联网络类型的不断发展和传输功能的不断强化,大数据中的数据类型将更深更广发展。第四,价值(Value):大数据下对数据的快速提纯,利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有限改善了传统手工删减和抽样调查带来的数据不准确性,精准的数据信息大幅度提高了数据的利用价值。
        1.2智慧城市构建的特征
        智能城市的构建区别于传统城市构建过程的最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第二,智慧城市是网状结构模型。城市的智慧性在于区别于传统城市,智慧城市是一个互联互通、信息交互的网状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化运行。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即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其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2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影响因素
        2.1环境因素影响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居住环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充分利用与发挥大数据信息技术,能够对城市居住环境进行整体性改革。不仅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也能够有效降低城市建设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在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基础上为城市居民构建良好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大数据优势充分发挥,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基础保障。再者,大数据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2土地资源因素
        在城乡建设中,土地资源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土地资源稀缺,从根本上制约了城乡规划的整体质量。通过使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能够促进城乡规划发展,从而充分体现出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
        3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在现代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3.1引入大数据技术,借助企业力量规划建设
        与城市规划相比,城乡规划需要考虑诸多内容。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许多人口来源于城乡区域,在促进城市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城乡资源,有效调节城市与城乡地区人口比例,避免城市资源过于集中,限制城市综合性发展。许多城市根据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大数据,借助企业力量进行规划和建设,一方面对城乡资源产生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分析确定智慧城市技术应用标准,另一方面提高城市空间管理效率。此外,在应用大数据时会对城乡区域内企业生产需求进行汇总,通过汇总制定城市规划质量评价机制,对城乡区域内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如果企业未能符合评价标准,需要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对城乡资源造成浪费,在调整时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岗位,稳固城乡区域的经济发展。
        3.2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智慧管理
        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在智慧城市的建设阶段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广义的角度上来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库,其主要就是由多种数据信息所组成的,在将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后,通过相应的分析就可以进一步反映出整座城市的具体建设情况。必须要将信息化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更好的融入到管理内容当中,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来对城市展开更好的监控工作,在高效处理各种突发时间的同时,更好的保证城市内部居民的人身安全,构建出更加和谐的智慧城市。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的管理工作,还可以使得群众进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规划之中,提升群众自身的责任感,在强化智慧化管理的同时,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展开智慧化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更好的解决城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能够将相应的数据信息储存到系统之中,以便再次出现相同事故时,对其进行更好的处理,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效率。
        3.3构建智慧化多规协同体系
        与传统规划模式相比,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化协同体系,可以使参与城市和城乡规划的部门对规划模式、规划意义以及规划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分析时各个部门可以相互交流数据,使规划内容更加合理。此外,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规划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使规划期间各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更多的信息数据,对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共享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重点。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提升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城市规划所需的资源完全处于共享状态,并且规划工作可以快速高效进行。参与城市规划的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不同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整合过程中增强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在规划期间为参与规划的企业提供数据支持,从而获得良好的规划效果。
        结束语
        基于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发展,能够对城乡建设的整体水平与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将提升智慧市建设作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城乡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能够有效增强城乡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效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此外,还需要融合先进理念与技术,改善传统城市建设的模式与方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曲树胜.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5):22-23.
        [2]张艳.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5):46-47.
        [3]马金安.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J].乡村科技,2020(06):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