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 716000
摘要:本文以延安市安塞腰鼓进校园实践开展的安塞腰鼓校本课程、安塞腰鼓进校园的前提保障及安塞腰鼓进校园带来的优越感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示例证明落实安塞腰鼓进校园工作,使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突出地方特色,彰显非遗魅力。
关键词:安塞腰鼓进校园;校本课程;一人一鼓
一、延安市安塞腰鼓校本课程简介
传承非物质文化、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健康第一、掌握学习腰鼓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健康和谐发展。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办特色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从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方向考虑,学校通过开展地方特色课程项目,使学生拥有高尚的品德、强健的体魄,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德育示范校、艺术教育品牌名校。根据《延安市中小学开展地方特色课程进校园实施纲要》, 特开发了安塞少儿腰鼓校本课程。
1.课程基本理念
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底蕴,特提出:传承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全面发展;突出课程特色,落实素质教育;激发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授课对象及时间
授课对象:二至五年级学生。授课时间:体育课、课间操。
3.课程教学目标
(1)以“安塞腰鼓”文化为切入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2)培养学生欣赏、创造、实践的能力,为学生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
(3)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参与实践,形成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安塞腰鼓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项民族技艺,熟知安塞腰鼓的基本鼓点,熟练掌握安塞腰鼓的基本动作技术要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陕北传统文化的情感。
(5)构建以安塞腰鼓文化为背景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校园文化。
4.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以推广普及的《安塞少儿腰鼓》为主要内容,突出了课程的趣味性、基础性、简易性、娱乐性,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为宗旨。
(1)水平一(2年级)
认识类:以认识腰鼓、鼓槌的握法、腰鼓的绑法;
熟悉鼓性类:腰鼓基本鼓点的打法学习,左右手轮换打法、大换点;
基本步法类:以小垫步、丰收步、马步横移、十字步、双跳十字步、弹跳步;
基本动作类:小缠腰、小缠腰行进步;
课外拓展类:动天鼓声源何处。
(2)水平二(3-4年级)
初级动作类:以大缠腰、大缠腰行进步、欢庆鼓、抱鼓摆头、缠腰踢腿、跪打;
高级动作类:缠腰过裆、缠腰过裆行进步、大蹲转身;
组合变换类:拜四方、凤凰三点头、凤凰展翅、弹跳步过裆;
课外拓展类: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
(3)水平三(5年级)
高级动作类:出场结束动作、背对鼓、高朝鼓;
动作组合类:二人交插、四人交插、蛇蜕皮、斗鸡、二人背对鼓;
组合变换类:四人凤凰展翅、十字梅花、“16”人十字梅花、猛虎下山、对打与跪打转身;
课外拓展类:《安塞腰鼓》课文学习。
(4)安塞腰鼓操内容
《安塞腰鼓健身操》。
二、安塞腰鼓进校园的保障措施
1.学校支持
安塞腰鼓项目的开展首先要与学校发展规划目标一致,这与学校“一把手”的教育发展理念密不可分,也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2.师资保障
安塞腰鼓进校园,根本的是要有教师或教练爱教会教。教师或教练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安塞腰鼓在校园中的“生死存亡”。优秀的教师或教练可以让安塞腰鼓在校园中独具特色,焕发出青春的魅力,体现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师团队的创新能力。
3.组建“安塞腰鼓表演队”
要想让安塞腰鼓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开出鲜艳的花朵来,组建一支安塞腰鼓表演队是关键。表演队不仅是学校优秀安塞腰鼓人才的集合,也是打造校园文化的支柱之一。腰鼓队的人员数一般在30-80为宜,安塞腰鼓队组建关系到学校对外宣传的成败和安塞腰鼓进校园的效果。
4.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练习安塞腰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校必须规定一个时间段以保证练习时间,可以根据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早操,课间操或大课间时间来练习。慢慢要形成一种制度,体现出开展安塞腰鼓进校园活动的长期性和固定性。
5.创编安塞腰鼓操
安塞腰鼓进校园不要一味地学别人,要有自己的特色,就是要有本校的“特色菜”。创编独具特色的校园安塞腰鼓健身操能体现教师创编能力和团队创新能力的水平,好的腰鼓操在创编的过程中融入学校文化特色、地方民族特征等元素,这也是安塞腰鼓立足校园的“魂”。
6.建立鼓励评价机制
为更好、更快地传播和推广安塞腰鼓项目在校园中的开展,学校体育组、德育处及年级组就必须建立鼓励评价机制。学校体育组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或年级组的安塞腰鼓教学比赛;学校德育处可以给优秀班集体在学期末的班级考核中相应加分;班集体也可以给学生建立德育加分项。
三、安塞腰鼓进校园给学校带来的活力
1.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经过多年来对安塞腰鼓项目的宣传与推广,学校形成了安塞腰鼓特色课程。学校创编的《安塞少儿腰鼓》在各级各类交流观摩中,多次得到好评:学校腰鼓队先后在延安市各种大型活动中公益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与赞誉。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使我校成为一所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2.打造“一人一鼓”特色课程
对于一些活动场地小,而学生多的学校来说,大型体育活动难开展。学校因地制宜地引进和开发了适应性较强的安塞腰鼓校本课程,对场地、器材、天气要求不高,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最好的校本课程之一,在陕西教育界也小有名气,成为“非遗进校园”学校的样本,2020年6月申报的《陕西省延安市安塞腰鼓进校园实践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3.提供学生自我展示平台
学校每年组建一支腰鼓队,让喜欢安塞腰鼓的学生有了进一步系统学习安塞腰鼓的机会。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安塞腰鼓汇报演出,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
安塞腰鼓进校园势必需要体育教师的教授与指导,这让体育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成长,不断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这不亚于一次集中培训。安塞腰鼓进校园是当下国家在教育事业中的一记重拳,让非遗进校园在中小学绽放东方古国的文明之花,让学校处处充满孩子欢乐的笑脸。在学校与社会的关心下,开展非遗进校园,打造“一人一鼓”课程,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更离不开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让非遗走进校园而复活,让校园因非遗而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小教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建设中的校本课程》[M].2013.
[2]陈晓梅编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与典型项目教学指导》[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3]张新德,张熙智编著:《安塞腰鼓》[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4]郭志东编著:《安塞腰鼓》[M].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