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春艳 叶丽媛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中心小学 321000
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同样重要的教育方式,家校沟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成长。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理念与方式也融入了家校沟通的实践中,家长、学校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沟通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家校共同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突破了时空局限,通过互联网凝结家长、学校双方的力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高效助力。
关键词: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途径
前言:学校与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两个主要场所,在小学阶段,学校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基本是等同的。教师就是学生在校的家长,家长是学生在家的教师,家校沟通是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纽带,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保障因素,只有家校合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沟通方式、方法,也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搭建了有效平台,提高了家校沟通的工作效率,为学生学习、成长提供技术专业保障。
一、小学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认知存在偏差
不知从何时起,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状态:一类是不管不顾,将所有事情与责任都甩给了学校,认为学生在学校上学,学下教师就应该负起全部责任,作为家长就不用管了,一切有老师;还有一类是家长对学生过分关心,甚至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两种现象都不正常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家长是应该配合学校、教师完成教学工作,辅助学校进行教育任务,共同培养健康成长的学生。家长的认知偏差影响到他们对学生正常教育工作,不利于学生成长。
(二)家长与教师沟通不充分
家长与学校、教师沟通不充分,这是当前小学家长在家校沟通方面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现象,也是造成很多问题的主要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可能只在每次的家长会上,平时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很多家长只有晚上或者休息时才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当他们想在这个时间段与教师沟通时,学校的教师又比较忙,不一定能够与家长进行沟通。而且现在受到现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家长对教师不尊重,不愿意与学校、教师沟通,不尊重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家长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将学校、教师的话当成了“圣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与学校、教师沟通。无论是哪种情况,家长与学校、教师都缺乏充分的、必要的沟通的表现。
(三)家校沟通内容有待丰富
一直以来,家校沟通的主要点集中在学生成绩上,这个无可厚非。在今年(2021年)的两会期间,总书记说:“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教育方面,家长对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也很高,无论是“内卷”还是外部压力,学生的分数长期以来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小学也是如此。总书记提出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在家校沟通中,家校双方都要积极沟通学生分数之外的事情。比如学生的性格、学生的心理,他们近期的思想状况。小学阶段是学生起步的基础,这个时期打下的基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目前家校沟通的内容还有待丰富,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二、互联网+时代家校沟通的特点
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巨大影响,对如何解决家校沟通的问题,构建家校高效互动沟通途径是现在家长、教师考虑的问题。当下进入互联网时代,任何行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焕发新的活力,家校沟通也是如此。
“互联网+”时代的家校沟通具有很多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相对于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家校沟通,互联网时代的家校沟通更加快捷、高效。流量为家校的互动沟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手表等硬件为家校的互动沟通提供设备保障。现在每个人至少一部手机,手机上的各种APP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同样也提高了沟通效率。社交软件能够让家长、教师及时沟通联系,短视频及视频功能能够灵活、立体化的呈现学生状态,线上的及时沟通,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沟通方式多样化
上文提到过,传统的家校沟通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时间成本高,教师没有办法与每一位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家校沟通方式灵活多样,而且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时间成本,能够让家长、教师在错位时间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常用的社交软件,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短视频、视频等功能联通家长与教师,实现学生信息的及时传递;直播APP可以让学生、家长在上网课的同时能够与教师进行即时互动。互联网+时代丰富多样的信息传播手段,让家校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更加多样、精彩,家校沟通也不再局限于教室、办公室,突破了时间、地点的束缚,家校沟通也发挥出更好的效用。
三、互联网+时代家校有效互动沟通途径实践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与便捷,同时互联网+时代信息接收的“碎片化”特点也影响了每个人,家校沟通也不例外。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洪流,开辟家校有效互动沟通的途径是必然的。针对大众的使用习惯及现有的技术支持,小学家校沟通在互联网时代互动沟通的有效途径主要如下几条:
(一)合理运用智能手机及APP
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手机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现在的智能手机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咨询还有娱乐来消磨时间,各种手机APP都在抢占用户的时间,同时也为家校沟通提供了必要支撑。手机在提供娱乐的同时,也对家校沟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常见的QQ、微信是目前家校线上交流最常用的软件,教师与家长可以在QQ群、微信内,使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沟通。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记录学生的日常学习及在校状态,家长可以在关注账号后不定时的浏览自己孩子的状况。家校双方通过手机与APP能够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实现双方的时时沟通。
(二)运用好互联网技术提高沟通效果
互联网时代,网络通过流量将所有人连接起来,每个人可以随时在网上浏览信息,人与人也可以通过网络连线进行交流。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火速席卷全国,到现在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线上交流平台也进入了教师与家长的手机上。钉钉、腾讯会议连接起家校的线上交流。QQ与微信在发起线上群视频通话有人数限制,腾讯会议与钉钉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教师与家长来说,视频会议能够更直观的表达出双方的情绪与意见。另外,教师也可以开通直播,针对学生的表现与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家长可以视频连线、语音连线来提问,与教师在线上交流,双方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成为了推动问题解决及预测事情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在教育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与家长通过大数据可以对比学生的前后变化,判断学生现在的成长状况,预测学生在学习与身心成长方面的趋势,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没有障碍,每个人在网络上的社交活动都是自然选择。沟通是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的良好方式,提高家校互动沟通的效果是为学生成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新时期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时代的沟通成本极大降低,这为家庭、学校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高效技术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东,陈洪霞.基于互联网的家校沟通创新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20(02):88-91.
[2]燕东杰.“互联网+”时代家校沟通方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求知导刊,2019(25):7-8.
[3]田晓庆.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的有效技巧[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