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欢
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550001
摘要:信息技术由于多元化的特点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获得了大范围的应用,尤其在2020年初,疫情期间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科学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达到家园共育,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还能实现双重任务理念,使其家长教育科学性,帮助推动幼儿身心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子信息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信息;家园共育;研究
前言
儿童的发展出了会受到生理成熟约束,也会影响到后天的环境,学前儿童年龄一般都在3~6岁之间,他们的成长以及活动环境主要是家庭、幼儿园,在此,家庭是幼儿一出生便适应的环境,幼儿园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展开专业教育环境,幼儿身处两个来回切换环境,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所以,家庭和幼儿园不可分割,高质量家园共育在幼儿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家园共育的定义
家园共育就是指把家庭与幼儿园都作为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发展的主阵地,通过双方主动积极的相互支持与了解,运用家庭和幼儿园的双方互动从而促进孩子的全方面发展。根据相关行业的教育纲要所指出的: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该本着平等、尊重与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家园共育,把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方面的优势进行有机的互补,有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家庭与幼儿园作为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两大主要环境因素,影响与教育幼儿应该是同向、同步才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信息在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信息冗杂造成家园共育质量下降
“时代额发展与网络教学分不开,在疫情期间,较多网上课程杂乱而且收费非常高,因此,希望园能推进网上教学,便于家长清楚幼儿最基本的情况,给出专业指导。”曾有位家长提出的建议,让作者深思,网络是人们获得信息非常重要的通道,在带给我们优质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劣质的资源。家长希望可以凭借新技术使其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差别多样的网络资源会令人眼花缭乱,家长缺乏专业指导,没有办法分清楚资源的好与坏,对幼儿发展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线上沟通无法做到全面深入
在线上沟通因文字表达清晰客观,但是语气非常难以让人琢磨,如果表情渲染太多、表达不清楚,很容易拉近沟通者间的关系。因此,作者调查可以发现,老师宁可面对面的交流也不想使用视频功能。老师知识发布文字通知,家长习惯性回复收到。当对某消息产生疑问时,也不会深入沟通。这样长久以往,信任危机便会出现。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家园共育的对策
幼儿园中主要针对的是三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展开的教育,主要实施保育、教育的机构,同时这也是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园在教育活动内容、组织、过程、具体实施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专业性。虽然整体看起来幼儿的一日活动是平常的,但是实际上都是进行了科学的安排。
有的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是没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对幼儿整体、个体差异、学习方面都进行了忽视,逐渐表现出了超前的教育训练。结合《调查》中的相关调查研究,主要针对疫情期间幼儿园线上家园共育模式提出了核心的策略。
(一)家园共育的内容要将身边生活作为是课程资源
幼儿园在推动家园共育的相关内容中,是可以安排幼儿自主安静的进行阅读,专心的进行拼搭,独立的进行手工、主动收拾整理等内容,以更好的回应家长在幼儿自我管理方面的关切。在安排教师线上指导内容上,家长选择依次分别是专注力和创造力、卫生习惯、作息习惯、卫生习惯、五大领域知识、疫情心理疏导方面的内容。幼儿园要系统的推动幼儿发展规律方面的知识,指导幼儿发展专注力、创造力内容,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居家作息、饮食、睡眠、洗手等习惯,并在这些习惯养成方面需要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帮助家长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管理。针对五大领域中的学科知识,需要选择出居家生活材料来设计出有趣的互动,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推动。针对疫情心理指导方面,幼儿园需要指导家长让幼儿借助于讲述、花花、手工等方式,来传达出对于武汉病患的关爱之情。
(二)积极组织亲子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养成
幼儿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致使他们性格各不相同,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仅具有独立智力发育空间。还有着独立的发育结构。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在针对幼儿时,幼儿教师虽然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但往往会因为幼儿数量因素,无视培养他们独特个性,进而导致幼儿的特性被无情压迫。亲子活动的有效开展,直接解决了这一现状,亲子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正确引导幼儿家长,充分考虑幼儿思维模式以及发掘幼儿自身特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亲子活动,幼儿通过个性化教育模式,促进幼儿个性的养成。
例如,幼儿教师组织搭建积木的亲子活动,通常情况下,教师会监督幼儿独立搭建,在幼儿搭建过程中,很少给出准确点评,这就导致教师对幼儿的合理指导力度不够。然而现阶段,幼儿园转变教学理念,促使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亲子活动中,家长可依据幼儿实际搭建,给出明确指导,家长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促使幼儿顺利完成搭建积木的活动。以此同时,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存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父母求助,进而有效解决问题高效完成搭建任务。由此看出,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不仅保障了幼儿健康成长,也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养成。促使幼儿亲身感受关爱,以此填补传统教育的漏洞。
(三)提高自身的意识,更新发展观念,积极推进家园共育
首先,幼儿园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家园共充的意识,更新观念,改变自身只关心教学工作,忽视了孩子所受到地长期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未能深入的配合家长开展工作,幼师必须克服传统的教育观,积极的推进家园共育,对可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玲.家园共育推进幼儿文明如厕习惯养成探讨[J].成才之路,2021(06):108-109.
[2]陈丽丽.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06):8-9.
[3]蒋月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1(06):162-163+166.
[4]黄超宇.信息化时代下谈“七彩家园新父母学校”共建模式[J].家长,2021(06):84-85.
[5]赵娟.浅议疫情下家园共育的智慧变通[J].家教世界,2021(0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