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阳
石家庄市阳光小学 050000
摘要: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才开始正式接触习作,习作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近年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习作,以至于他们的习作能力难以上升,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难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指导方法
在学生的心中习作一直是比较难以学习的,因为他们认为语文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可以背下来的。在学习课文时,学生通过阅读也能勉强的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一到习作上,学生从心中就产生了抵触心理,对于习作的学习兴趣不高,习作的能力比较低,在习作上成绩也不高,是近年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习作教学也是近年来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基本现状,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习作教学?是近年来令许多语文教师困扰不已的一个问题。
1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
习作其实就是学生用自己的思维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书面形式。在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小学生学习习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将自身的意思表达清楚、具体。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习作内容空洞,难以抓住有价值的习作材料;习作能力不强,部分文章缺乏经得起推敲的支撑性构架;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选择处理习作材料;有一些学生语言较为口语化,书写也不够精确;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对于习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在习作中容易出现许多病句,拼写错误,标点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教师开始逐渐重视起习作教学。并且,我国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习作能力就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
2.1探求新理念,进行有效教学
确立习作教学的目的是教师教学的前提,但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目的认识不足。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较为机械地记忆优美的词句,而忽略了对词句的深入分析。说到底,学生还小,缺乏理解能力。单凭习作理论是无法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住优美的单词和句子,更要让学生对这些优美的句子产生一定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优美语言的感知力。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会不自觉地对 习作产生兴趣,习作水平也有所提高。
因此教师应打破常规,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2.2采用趣味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如果对习作的学习不感兴趣,作文自然就写得不好。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利用孩子们的趣味性进行教学,他们接受知识的程度也比较高。对教师而言,首先,可以在习作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上有趣的卡通、配上动感的音乐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视觉和听觉来吸引学生,既能提高课堂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也可以鼓励教学,找出作文写的好的学生,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作为鼓励。利用鼓励竞争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5-6人一组,每周一次,每组成员上台交流学习经验。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认识了他人的学习方法,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启发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人才会不断的进行学习,而得到老师的肯定,会增加他们自信心,可以使他们更加大胆的进行习作。
2.3读、写、记合一,有效整合
众所周知,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来支持的。要想提高习作能力,首先就必须用嘴去读优秀的文章,提高对语言的感知;然后要用手记录下来优美的句子;最后用大脑强化记忆。阅读,写作和记忆使一体的。只要合理的配合,就能提高习作水平。自古以来,著名作家们的创作成果大都是在其优秀习作材料的基础上循环往复。要想创作出大量高质量的作品,必须有足够好的习作材料作为支撑。就像鲁迅的《少年闰土》中对猹逃跑所描写的,“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鲁迅利用了拟人的手法描述出来了猹的灵活。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通过读名著,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化到小学生的习作上。
结束语:
在传统的习作课堂上,教师从选题,开头到结束,都是有板有眼的进行教学。但是每一次看到学生的作文,都很失望。因此,教师对于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方法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找到比较科学,更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继霞.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5):191.
[2]李国晶.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7):32.
[3]向红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指导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2019,(15):113.
[4]季希虎.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指导方法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20,(34):34-35.
[5]段盛玉.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