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小小说两篇)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 文/ 糊涂一郎
[导读] 小娟和小虎是大学的同学,同系不同班 。

          
        文/ 糊涂一郎     
     
        小娟和小虎是大学的同学,同系不同班 。都来自农村,她们是在双休日勤工俭学时相识的,在校园的操场上经常看到她们一双身影,一个英俊潇洒,一个貌美如花,一起互相倾诉爱意,一起畅想未来,简直就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
        大学四年的时间很快结束了,她们没有留在大城市打拼,而是回到了家乡的小县城。工作两年后手里有了点积蓄,双方父母支持点付了首付,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星期天小虎买了些礼品一大早敢上第一班车和小娟一起去了丈母娘家。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高兴,杀鸡宰鹅 忙个不停,还电话联系了附近的几个亲戚,中午吃饭时是高朋满座,小虎是一一敬酒,酒过中旬小虎对小娟的母亲说:阿姨,我今天来是想和您商量个事。什么事,你说来听听。小娟的母亲答道。小虎接着说:阿姨,是这么回事  ,你看我和小娟老大不小了,我们准备明年五一结婚。好呀,我早想抱孙子了,小娟的母亲笑的合不拢嘴。小虎呀,我们当地可有个风俗,结婚前是要下彩礼的,就是要个面子,你准备八万八,这个数字吉祥。小虎说:好的,我回家后和父母商量一下。
        一转眼,又到了年根岁底了,有一天小虎接到丈母娘的电话,告诉他隔壁邻居家女儿结婚彩礼是十二万八,我们家彩礼太少了没面子,你准备十八万八。说完就挂掉了电话。小虎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十八万八,小虎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他知道买房的钱都是父母向亲戚借的,平时父母在农闲时到附近工地打打零工,家里哪来那么多钱。小虎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小娟,他深深地爱着小娟,他只有一个人先慢慢的扛着。小虎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跑起了外卖。
        新年正月接近尾声,小虎的农村老家早就传说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变成了现实,政府付给了小虎家拆迁款二百八十多万。这对于小虎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正在这对小情侣高兴之余,小虎的丈母娘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急忙打来了电话,对小虎说:听说你家拆迁有钱了,这下子可得给我们家小娟在乡里乡亲面前争面子了。那个彩礼呀就给六十六万。阿姨,那钱可是我父母的养老钱。小虎急忙抢过话题,不行,一分不能少,少一分就别想结婚。嘟-嘟-嘟,对方已挂机。
初春的夜晚凉风习习,月亮像一条小船摇呀摇,月光透过窗帘照映在床上,小娟和小虎坐在床边默默无语。小娟打破了尴尬的局面对小虎说:我已经和我妈说了,不要那么多彩礼,她大脑一根筋不能改变,她还说彩礼钱她们一分钱不留,结婚时全部给我们,再说她已经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过了,改了面子放哪儿。小娟见小虎没有搭理,默默地走近窗口,轻轻地撩起窗帘,呆呆地仰望着天空,对着月亮悄悄地问,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 父亲的心愿  
             
刚猫冬,独居乡下的王大爷感觉这次的病抗不过去了,打电话让三个子女赶紧回来,有事情要交代。
王大爷俩儿一女都住在城里,最小的儿子多次请他进城一起住,他坚决不同意,说自己腿脚灵活,能照顾自己。
王大爷想起自己的一生全是到坎:年轻那会儿老伴去了,好不容易把孩子们拉扯大成了家,都进了城,没有一个留下来陪他。他知道在城里上班不容易,没事不让他们回来。
     大国,二秀前后脚赶了回来,急着问王大爷有什么事要交代,都没先问问他的身体怎样。他的心一下子凉了,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他嘴巴颤抖着,有气无力地说:“爹这辈子对不起你们,没有能够给你们留下仨瓜俩枣的,心里有一件事还没了。

”“爹,有什么事您说,我们做儿女的会如您所愿的。”才进屋的小三握着父亲那骨瘦如柴的手哽咽着说道。
“这是十五年前,为你大哥买房时借的钱。你们想办法一定要还给人家。”王大爷从枕头下面拿出一张发黄的纸条,背面有债主的地址和电话号码。
大国远远地坐在一把破椅子上,二秀站在大国身旁。原本他们心里惦记着父亲会留下一点钱,没想到是欠了别人的债,让他们来还。  
大国站起来看了看欠条上那“5万”数字,头一低出了屋门,二秀随即也跟了出去。王大爷拉着老三的手说:“老三,你要是能替爹爹把钱还了,我就可以安心地去见你娘了。”“爹,您放心,儿子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还人家的钱。”王大爷点点头。
    在门外,大国对二秀说:“还钱我不出,儿子读大学的学费都快愁死我了。”“嫁出门的闺女,泼出门的水。这个债务跟我没有一点关系。”二秀也附和着说道。
王大爷在屋里听到了,失望地瞅了屋外一眼,什么也没说。
老三把那张欠条小心翼翼的放在口袋里,心想这是父亲的心病。于是带着从家里那来的仅有的3万块钱,根据欠条上 的地址找到了债主赵叔叔。
赵叔叔的一席话让老三懵了。原来王大爷和赵叔叔同一年当兵分在一个班,他们相处得像亲兄弟。赵叔叔当年做生意时资金短缺,王大爷从家里拿来五万块钱帮赵叔叔度过了难关。后来还钱时王大爷怎么也不要,没办法赵叔叔就把这钱作为股份,他们约好王大爷随时可拿这张欠条钱来领钱。
   老三这才仔细端详起欠条来,上面只简单地写着:借款5万元,有余钱即还。难道是父亲老得真糊涂了,还是……
   “孩子,叔给你拿上钱,快带你父亲去医院看看吧。你看他瘦得那样不正常啊。”
老三从赵叔叔家出来,手摸着挎包里的50万元钱,愧疚得泪流满面。父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自己身体得了大病,也舍不得花钱治,还想着给儿女多留点钱。我们做儿女的,只知道在城里过自己的舒服日子,父亲说没事不许回来,就那么听话。剩老父亲一个人在乡下,不招呼不回来,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了。
      老三怎么劝王大爷去医院看看,他都不去,只能给哥哥和姐姐打电话。俩人开始以为是老三要说还债的事,很不耐烦。还要他们说服父亲去医院看病,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气不打一处来。当听说父亲一下子有了50万分红钱,马上回来了。
    大国和二秀带着大包小包一进门,直奔父亲而去,拿出买的吃的,全让了一过儿。老三使眼色让他们劝劝父亲去医院看看,他们当做没看见,帮父亲捶着背,嘴里抹着蜜说道:“爹呀,您就是营养不良,舍不得吃好的。有那么多钱,想吃什么吃什么。去我家,您想吃什么,我给您做什么。”
   老父亲吃力地把他们的手扒拉开,哼了一声,蹒跚着走进里屋,嘭地关上门。
   老三叫来救护车,强行把父亲送去医院,一检查,病很重。要想治好,五十万不见得够。大国和二秀说要尊重父亲的意思,岁数大了,别白花钱。老三执意要给父亲治病,他俩撂下一句“你非这样,钱不够,你自己兜着。”随后扬长而去,从此不见踪影。
      赵叔叔来看王大爷,把那张欠条递给老三,告诉他:“需要钱,随时拿着欠条来取。”
   王大爷把赵叔叔的手握得紧紧的,老三把那张欠条悄悄地撕了。



          作者简介:刘方,男,笔名,糊涂一郎,江苏淮安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江苏省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2019年开始学习微型小说(闪小说)及寓言文学创作。作品散见《参花》《青春岁月》《百花园》《鸭绿江》《今古传奇》《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文学欣赏》《精短小说》《小小说大世界》《中国乡村》《河南科技报》等省级报刊。作品收录《2020中国精短小说年选》《今古传奇2020年度微篇小说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