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臻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旧店镇祝沟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爱国主义教育也在不断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就要求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科内容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对此,本文将从注重爱国情感培养、利用丰富教学资源以及借助爱国主题活动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如何在教学课堂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有效策略
现如今,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会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也是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对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且为了响应爱国主义的号召,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就要能够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实现其意识形态的培养以及行为的规范,也能逐渐培养爱国情感与精神,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最终能够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价值。
一、注重爱国情感培养,激发爱国热情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未拥有浓厚的爱国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就要能够重视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引导家长带领学生的不同地方进行参观、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教师能够基于此为学生传递爱国的理念,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实现了其爱国情感的培养【1】。
例如,在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课进行教学时,为了能够实现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先让家长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参观与爱国主题有关的景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让学生在参观后写下观后感。在课堂中,教师也要能够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公民的理解以及作为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有利于突出学生的课堂地位,使学生更加愿意进行积极的表达。在学生表达见解与看法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详细讲解公民的概念,并让学生了解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最后,教师还要向学生传递爱国理念:爱国是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从而能够让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激发,也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
二、利用丰富教学资源,感受国家强大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也越发丰富,在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
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就要合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感受国家的强大,从而能够激发学生自豪的情绪,有助于其爱国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对“我们神圣的国土”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收集与这一课有关的资料时,可以先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从长辈那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来了解本土地区的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或表达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在学生演讲后,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从古至今的演变历程,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中国各地壮丽的风景,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壮大,从而学生心中能升起一种自豪的情感,更加有助于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可见,借助丰富的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且清晰地了解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以及看到祖国发展的现状,使其更加全面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从而能够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更高的质量。
三、借助爱国主题活动,强化爱国精神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心智与行为发育的初期,因此其对于有趣的事物以及轻松愉快的氛围会更加喜爱。对此,教师就要能够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组织爱国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知识,也能够实现其爱国精神的强化。
例如,在学习“假期有收获”这一课时,因为在许多传统节日中,学校都会放假,因此,教师可以从传统节日入手,开展“传统节日与我”这一主题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来收集相关资料,为活动做充足的准备。小组的成员会通过向长辈请教、网络咨询或者书籍查询等方式来了解中国的不同传统文化,同时也会选定一个最感兴趣的节日来作为活动的核心。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先为学生简单介绍不同的传统文化以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习俗,随后便可以让学生进行表现。在学生们针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讲解后,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互动,不断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让学生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而有助于实现学生爱国精神的不断强化。
想要能够有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就要能够重视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并要能够从多个方面入手,借助广泛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爱国主题活动,实现学生爱国精神的强化,最终能够达到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红元.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教育探索, 2000(10):53.
【2】张金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J]. 天津教育, 2020, 000(00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