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赖冬梅
[导读]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这对我国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再主张应试教育,将重心放在了全面培养学生素养上。
        赖冬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岑溪中学,广西  梧州  543200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这对我国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再主张应试教育,将重心放在了全面培养学生素养上。高中时期不仅是高考备战的三年,也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其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以高中数学为例,对其在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并为此提出了培养学生该能力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前言
        在高中数学中添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活学活用的好习惯,对其逻辑思维也有一定的提升,以此更好理解书本中的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开创新思维,让学生从多方面看待问题,有助于有效地分析,进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锻炼巧用书面知识结合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其创造思维的引导,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这一学科自身带有特殊性,不但具有抽象特质,而且对逻辑思维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学生要么就是学不会,要么就是不愿学。同时在传统教学的教化下,高中数学教师依然遵循老套的教学方式,致使本就难学的科目变得更加枯燥,这样必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书本的理论结合到实际问题中,能够更好的实践数学知识。同时也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将刻板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增加了趣味性,吸引起学生对其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圆与方程》 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当中的圆形,将数学与生活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这对高中教学而言,无疑是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并且也培实现了素质培养的要求。
        (二)提升学生的课下学习效率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实施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将空洞的数学理论融合在实践中,让学生们可以看见数学的魅力而喜欢上数学,也使其更容易消化数学知识。通常情况下,老师在课下安排的一些课后作业,都是对课堂所学的复习和练习,而这样的课后训练通常因为没有很好的教材导致效果不佳。因此,将创造性思维结合在课后安排中,可以更符合学生课下的数学学习,给予了其更多的发散空间,不仅提升了课后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例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一课,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学习,在课后要求其对圆形与锥形表面积与体积的思考,不仅有效结合了课上课下,还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
        在数学学习中,开发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性思维,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尤其是对高中数学而言,其难度系数相对较高,老师只对书本知识的讲解,学生远不能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因此要对加强对学生联想力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将相关联的的理论知识放在一起讲解,训练其联想力,有助于捋顺复杂的理论关系,进而更快的掌握和运用所学,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其思维进行引导性训练,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教师可以引导其明白等差数列的涵义,然后在通过设置相关练习题,如“a:2,5,8,11……b:3,5,7,9,11,13;c:4,4,4,4,4问这三组数列中,哪些为等差数列,且求出它的公差。”同时,不容忽视的还有其创造力的培养,通过联想力带来清晰的数学知识点,再进行假设,可以建立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进而帮助其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异面直线”时,可通过图像来帮助学生对该知识的学习,加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该部分的内容作出讨论与总结,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基础来归纳相关的知识点,而锻炼其创造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引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设想,以此构建独有的知识架构,在这个过程中开拓自己的思维,且增强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
        (二)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融合创造力培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其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而加强创造思维的锻炼。尤其是在新学知识点上,教师的指引在其吸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推一把学生才能使其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进而使其创造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比如,以题目:“△ABC边长为a,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内切圆的圆心为O,连接OA、OB、OC得到了三个三角形,且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已知该△的面积是a×r,而得出∣AB∣ =a,∣BC∣ =c,∣AC∣ =b,求该三角形面积为例,只根据片面的知识是很难得出答案的,教师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胆设想,并给予其说出自己想法的空间,使其多角度进行思考,进而锻炼其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树立良好创造性思维。
        (三)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不仅是一个知识传输者,更是重要的引导者,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并未意识到学生的主体位置,因此想要有效实施新课标,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会将知识联系到实践当中,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好展现给学生们看,以此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当涉猎三维几何图形时,通过黑板很难展示其形状,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图形各个面进行细致的讲解,使得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其内容。同时要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改变单调的数学学习模式,只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找出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在次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养成学生们自主探索知识的习惯,培养其分析能力、多角度思考能力,进而更为有效地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
        总结
        总之,在高中数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作用,使得难以理解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更易接受。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其敢于大胆质疑,培养其良好的逻辑思维及联想力,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宏平.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 2020(33).
[2]赵春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南北桥, 2020(2):99-99.
[3]陈新堤.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明日, 2019(28):0037-00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