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户外游戏“玩”出新高度--幼儿园户外游戏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张宏华
[导读] 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需要不断创新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不断增强户外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让幼儿能够在户外游戏中锻炼身体、掌握技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玩出新高度,收获新知识。
        张宏华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第二实验幼儿园363300
        摘要: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需要不断创新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不断增强户外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让幼儿能够在户外游戏中锻炼身体、掌握技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玩出新高度,收获新知识。本文将对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深入探索,希望可以不断提高户外游戏活动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策略探讨
        在幼儿教育阶段,户外游戏在幼儿园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游戏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同时游戏活动也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基础的生活技能,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一定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科学设计活动内容,让幼儿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科学设置户外游戏活动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足也促进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不断丰富,现阶段的幼儿户外游戏不仅包括益智类、运动类活动,同时也逐渐向培养幼儿的竞争力、创造力、社交力等方向转变,不仅需要游戏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游戏活动也要具有更加灵活的表现形式。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建立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一)动作类游戏
        幼儿教师在为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可以适当选取一些基本动作游戏活动,例如跳绳、青蛙跳、趣味跑等能够锻炼幼儿四肢爆发力的活动,并且将这些基本动作设置在游戏的情境中,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幼儿边游戏、边收获。
(二)早操类游戏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早操类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下,有规律的摆动身体,不断提高四肢的灵活度与身体的协调性,通常来说早操类游戏可以是徒手做早操,也可以利用轻型器械共同完成。
(三)器械类游戏
        器械类游戏可以按照器械的不同大小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大型的户外器械类游戏包括攀爬墙、游戏城堡、滑梯等;中型器械类游戏包括单车、平衡木等;小型器械类游戏主要包括跳绳、呼啦圈、儿童哑铃、儿童跳格子等。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自制性的器械,例如纸箱、轮胎、饮料罐等,与幼儿一起制作游戏设备,为幼儿提供更加新颖、更加有趣的室外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学走竹梯,并且在走的过程中尝试让幼儿学会不用手扶梯子,而是张开双臂保持平衡,看看谁先走到终点,以此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或者是在盘子里面放一个熟鸡蛋,让幼儿开展护蛋行动,在到达终点之前要保证鸡蛋不能掉下来;或者是让两个幼儿背对背夹球,锻炼幼儿彼此的配合能力;或者是用纸箱子做成乌龟壳,让幼儿背着壳在垫子上爬行,看看谁爬的快;教师还可以将纸箱做成迷宫,鼓励幼儿在迷宫中穿梭。


二、采用更为灵活的游戏方法
        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通常会受场地的限制,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划分出合适区域,保障幼儿的游戏活动具有足够的空间。在进行游戏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幼儿明白游戏规则,也就是应该怎样参与游戏,通常情况教师需要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可以邀请小朋友配合共同示范游戏的具体规则与具体动作,确保幼儿能够掌握游戏活动的动作要领,这是开展室外游戏活动最经常用到的一种示范方法。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反复练习,可以相互之间模拟练习或者循环练习等。在幼儿明确游戏的具体玩法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正式进入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把幼儿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小组竞赛,利用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用竞赛的方式吸引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同时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由此可见户外游戏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
        例如,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玩“帮大象爷爷运东西”这个游戏时,首先需要幼儿走过一段独木桥,然后跳过地上的大石头,然后然后用青蛙跳的方式跳5步,在把需要运送的粮食放到背包内,然后跳绳返回,在规定的时间里运回粮食最多的队伍获胜。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团队合作,感受集体的力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真正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幼儿张扬个性,挖掘出自身的最大潜能,同时也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让所有幼儿都能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交能力,培养幼儿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让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都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得到锻炼。这就要求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一定要注重观察每一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游戏参与程度以及操作能力,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让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实际能力相匹配,促进幼儿整体水平的发展。
        例如,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出现小朋友争抢玩具的情况,幼儿教师一定要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并告诉幼儿要学会分享,要遵守游戏规则,玩具轮到谁,谁就拥有玩具的使用权,其他小朋友不可以争抢。同时也要教会小朋友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对不起、谢谢、你好等,引导幼儿建立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小遵守游戏规则,长大自然就会遵守社会规则。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也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认知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要对接受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必要的肯定与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对于胆小内向的幼儿要积极的鼓励他们,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对于外向活泼的幼儿,幼儿教师也要鼓励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创新,大胆探索。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幼,因此也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要充分利用社会与家庭的各种资源,不断丰富幼儿的室外游戏内容,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设计室外游戏时,一定要保证游戏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并具有一定趣味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不仅要渗透科学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发散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祥. 通过游戏来学与教: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高飞燕. 改进昆明市S幼儿园大班户外自主体育游戏教师指导策略的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