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东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257500
摘要:为了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文章首先分析了互动教学铸就高效课堂的方法,然后阐述了高中生物高效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其具体操作。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一、互动教学铸就高效课堂
笔者认为,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基于高中生物中知识点琐碎但难度不高的特点,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否讲解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是否分析到位,都是课堂互动讲解是否准确高效的标准。而中国的高中教育与国外的“超小班化”及古时孔子式的“席地而谈”教学模式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内许多高中都是40到50人的标准班,有时甚至能达到60或70人,更有甚者近100人。因此,如何设计并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课堂讲解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教授班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若班级中大部分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快速梳理基本知识点后重点讲解与分析课本及考纲中的重难点内容。同理,若是班级中大部分为学习能力一般,不善于深入思考、发散思维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点讲解到位的情况下,通过对一道或几道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考纲中的题目类型进行归类,将不同类型题目及其解法 在课堂中通过互动或测试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与掌握各种题型。 其次,教师应突出每节课、每个章节的特点,在不同班级进行个性化教学。在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的班级中,教师应以梳理课本知识点的知识框架为主要内容,注重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课效率与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吸收效率,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更清晰地了解每节课的知识点,课堂选用的习题也应尽量地基础化。
对于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中上的班级,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掌握知识点,通过对中高难度习题的练习和理解,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生物学科的宏观掌握与理解程度。
二、课后回顾夯实高效课堂成果
课后复习对于学生在课堂后知识的留存与运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课后复习能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深入了解与思考重难点知识。积极有效的课后复习也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乃至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等大大小小的考试及考前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不会出现期末复习就像学前自习的情况。但高中生物的知识点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物理、化学等学科要多,知识点较为繁琐细小,课后复习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如何使学生更加高效、持久地记忆知识点? 笔者认为,在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应遵循学生特点,根据数据分析学生未掌握的题型与知识点,根据知识点与题型掌握的程度不同,安排学生练习不同题型的题目。对于已经掌握或已经充分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少做几道题,而对于还未掌握或不甚了解的知识点,学生则多做几道题,并且透过题目深入思考所考查的知识点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且勤于思考的学生,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的形式来梳理课本中的简单知识点,使学生避免出现“难题会做,简单题丢分”的情况。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架构,使学生水平提升至通过一个章节的标题即可梳理出本章的主要内容、知识点及考点的水平。通过知识网络架构,学生可以对高中 生物学有大致的宏观了解,使考前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学习能力一般且不太善于思考的学生,教师可以按照其所能接受的难易程度进行引导。笔者不提倡对所有学生都讲解同样题目的“大锅烩”式教学,而应当针对不同接受程度、不同目标分数的学生讲解不同类型的题目。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帮助他们达到充分掌握课本中的简单知识点、对课本中的知识网络架构有充分的了解、做题时可以深究背后知识点的程度,在考试过程中他们就可以少错题。
而较难题目的集中讲解与训练,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中高难度甚至较高难度题目的解题步骤,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高中生物的学习。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教师最重要的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教师通过编写课本知识点填空题、课堂小测验等形式,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课本中的简单知识点。教师应顺应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课本中的知识网络架构,通过对考纲的解读,帮助此类学生了解考试的重点,加大对基础题型的训练,重建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信心与兴趣。
三、考前总览提升高效课堂成果
考前复习的高效与否、知识点复习的全面与否,关乎学生能否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因此,教师应当督促学生按时开始考前复习,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导致的知识点复习不到位、课本内容覆盖不完全等情况。常见的低效考前复习原因主要有: 一味“刷题”而忽略知识点,忽视未掌握的知识点而导致知识点覆盖不全,临时抱佛脚而导致部分知识点未得到复习。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完成度较高的情况下对课本内容自行复习,利用课后复习形成的知识架构网络系统复习知识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等形式,学生可以增强对考试内容的掌握能力,快速回忆起课本知识点及考试重难点,提高考前复习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应提醒学生考试时间,通过几次课堂小测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避免学生在复习中出现偏重其 他科目而遗漏生物的情况。此外,根据不同学生情况,教师可以开展不同数目不同难易程度的考前复习课,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形成宏观的了解。
四、高效高中生物课堂构建具体途径
(一)独立学习,课堂检查
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除特殊情况外,教师教学必须基于学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能“自作主张”。学生独立学习部分对应不重要或容易(Ⅲ级)知识,例如,在“基因突变”教学中,学生可通过独立学习,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实例,简述基因突变的概念。期间,学生可采用多途径在课前自主学习,如阅读教材、观看微课或教师提供的资料。这些内容由于教材中已有表述,课上教师就不用过多赘述,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加以补充即可。但学生学习并不局限于这部分知识,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更多知识。独立学习是学生独自发现、思考、研究、探索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小组汇报
教师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需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要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步伐,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合作探究对应重要且较难知识,即学生独立学习后难以理解的、需要通过同伴合作讨论或教师点拨解决的教学重点知识,如分析基因突变的类型、原因。归纳基因突变的特点等知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分享彼此的观点,互相帮助,互相欣赏,防止合作流于形式。同时,在讨论及汇报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讲解。小组汇报时,尽量让小组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提高小组成员的课堂参与性。
五、总结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合作探究逐层递进,逐个突破知识重点,可以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围绕重要且较难知识进行教学,给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讨论,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达到深度学习,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瑜.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生物技术世界,2014(01):127.
[2]郑海阳.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思路漫谈[J].生物技术世界,2014(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