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马刚团
[导读]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农村公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也在迅速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兴平市公路管理站  陕西兴平  713100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农村公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也在迅速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有效地建设农村公路,就必须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养护技术管理,以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运行,保证使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农村公路质量得不到核心解决技术,缺乏养护技术,现在我国主要的农村公路应该逐步由建设转向养护。这篇论文以农村公路养护为基本出发点,对我国的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并从问题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管理和养护预防措施。
        关键词: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防治措施;
        1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的原因
        1.1 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还存在着养护管理流程繁琐、内外审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了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比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即使制定了相关法规,也大多具有普遍适用性,只具有指导作用。现实中,每个项目的维修管理要点很难细化,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公路养护成本高。在现行的维修管理体制下,大多依靠财政资金。但是,随着维修任务的不断增加,如果仍然使用单一的资金来源,而不及时建立保障机制,是完全行不通的,必然会导致维修资金的问题,大大加大维修资金缺口,不利于维修项目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如果仍然坚持以往的思维模式,将不利于发展和改革。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
        1.2维护监督体系不完善
        公路养护管理中质量管理不到位、管理意识低、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问题十分突出,归根结底是我国养护监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优质高效的监管体系,很难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很难全面落实责任。另外,目前对三方监督权的研究较少,不能起到政府监督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行业内的自我监督效果。
        1.3 养护管理智能水平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正渗透到包括公路管理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智能信息技术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带来高效的管理效果。如果像互联网+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如果维修管理部门不能真正与其他相关企业共享信息,依靠传统的手工传输或纸质办公,他们将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将被时代淘汰。目前,维修管理智能化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日常管理、数据共享、决策系统建设等方面。比如在日常管理中,仍然选择手工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和维护,然后对数据进行层层上报,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如果管理和检查人员不够专业,这将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在一些地质、地形条件较差的地区,如大型公路、桥梁工程过江,离地面的距离往往很高。如果采用人工目测或人工测量的方法进行检查巡查,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将大大增加,不可能随时准确掌握桥梁的动态变化。
        2促进公路日常养护施工技术与管理应用的策略
        2.1不断完善现行公路管理养护体系
        目前,在公路管理养护过程中,大部分管理部门是根据公路等级来确定的。做好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要不断完善正在实施的公路管理养护制度,把公路各路段的管理养护责任明确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建立路长制,为了更好地推进管理维护工作。通过这一措施,每个路段都有一个养护单位和责任人,可以更好地进行公路养护建设和管理。负责人在日常检查中会认真核对记录道路使用情况和异常信息,及时上报道路损坏情况,有助于道路养护机构立即开展相应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因道路异常而影响人们的交通,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2借助考核机制,促进公路养护建设和管理活动的开展
        传统的公路养护施工管理活动不能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过程中缺乏考核机制。为更好地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建议在开展公路养护建设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入考核机制,将公路养护情况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绩效挂钩。只有这样,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提高。为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必须对实施激励机制过程中维护管理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绩效差、存在重大问题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使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和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2.3不断完善公路养护施工质量标准
        在公路养护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质量标准,在具体的养护施工活动中难以控制施工质量。这就需要交通运输部门、公路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养护施工实际要求,制定明确的施工质量标准,使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能严格按照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随时检查养护施工的施工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公路养护施工管理工作。同时,施工单位还应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专业化的管理系统,使一切管理活动都能借助信息技术高效地进行,对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很大的帮助。
        2.4完善管理制度
        公路建设养护技术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是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因此,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明确车辆荷载特点,保证养护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真正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对制度进行细化处理,从而实现对施工和养护人员的有效约束,使他们在施工中能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标准,掌握养护技术的应用要点和难点。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将公路建设养护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实现病害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此外,还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对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制约,提高整体调控效果。在施工维护预防工作中,建立责任机制,明确每个施工岗位的责任范围和内容,责任到人,确保问题发生时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促进他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对不按标准建设的要用奖惩机制进行处罚,增强责任感。
        2.5 病害防治规划
        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都会对公路建设和养护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有效的病害防治组织规划,从而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公路质量。明确道路损坏情况,以便准备足够的养护设备和材料,确定公路建设养护和病害防治工程量,确保养护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加强对养护设备的定期检查,防止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避免影响工期。做好设备仓储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为后续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农村公路建设的养护管理和养护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和使用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将被缩短。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养护和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寻求完善农村公路施工养护和技术管理的对策。公路建设和养护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而需要精良的设备和完善的养护政策。养护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必要保证。公路养护在当前和今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实,公路的管理养护技术就是为了防止农村公路在雨季遇到突发事件时被水毁,从而更好地为农村公路提供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王植焱.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7(17):216-217.
        [2]周同邦.浅谈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和相应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0):196-198.
        [3]董婧婧.公路养护技术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5918-5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