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龙鑫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软土地基是进行公路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是施工方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软土地基的处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处理方案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气候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因素,还应该考虑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影响,要经济、实用、有针对性,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
1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1设计不合理
施工设计和整个公路软土路基施工都具有紧密的关联,因此必须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就实际来看,存在一些设计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就盲目做出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这样就会出现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不符的情况,水泥搅拌桩技术也难以发挥较好的作用,甚至可能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为项目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2操作不当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路基沉降问题,这样就很难达到相关的设计标准,同时,如果稳定性不强,路基原本的高度很难保证道路达到规定的标准高度,这会降低公路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对施工人员甚至后期的车辆带来严重地危害,这成为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技术处理中一项很大的困难。此外,路基沉降还会带来其他问题,像是公路路面的塌陷或者断裂,如果不能精确控制路面沉降,这种现象很容易发生。
1.3 质检不严格
为了能够让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优势,提升质量检测和管理强度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就目前来看,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真正价值,不能严格按照质量检测标准进行各项检测,甚至一些质量安全问题直接略过,没有及时将其进行上报和处理,这样就会降低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效果,并且也非常容易埋下安全和质量隐患,以致在公路运营期引发安全、质量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强夯处理技术
(1)在公路工程项目软土地基的强夯施工中,需准确确定每个夯击点的具体位置,严格控制各夯击点之间的距离,综合考虑项目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强夯施工。尤其在控制布置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固定桩号和位置,并详细记录各项施工技术参数。(2)在路基虚铺厚度铺设施工中,要严格控制路床与路顶之间的距离,本工程路床顶部需要设置在 2m 以下,虚设厚度要控制在 1.5m 以内。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路床顶部在 0.5~2.0m 之间,则虚铺厚度必须控制在 1.0m 以内。(3)在本工程路基施工中采用了泥岩填筑路基,为提升材料获取的便捷性,可采用爆破方式,按照公路设计方案要求,严格控制填料粒径,压实厚度控制在 50% 以内。(4)公路工程项目软土地基强夯施工中尽量选择分段夯实技术,从两侧向中间逐步夯实,但整个夯实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设备能够直线运动。每完成一次夯击,需用推土机将施工现场整平。再次进行测量放线并检测夯击效果,满足要求后继续进行下一区域夯击。夯击时,要先加固深层土体,再对中层土进行加固,保证每层加固质量都达到设计标准。
2.2粉煤灰处理技术
对于粉煤灰来说,由于具有着较高的渗透性,并且容量方面比较低下,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具有着较高的经历抗剪强度,能够提供降低的压缩性,并与石灰的一些碱性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地产生凝硬性。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存在着先天的强度值比较低的劣势,为此可以使用粉煤灰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粉煤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用二灰桩、粉煤灰混凝土桩以及粉煤灰固接桩等类型,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便可以很好地实现复合地基的加固处理,实现深层的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2.3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定粘结法的主要施工原理是在公路的路基中直接设置沙井,并在沙井中直接进行公路垂直倾斜方向上的固结排水的一种方法。因此,地基排水黏土固结工程是一种饱和的,或者说是软的硬黏土中的地基土在荷载的双重作用下,把软黏土中的空隙水渐渐地慢慢排出的一种工程,同时它也达到了使空隙土的体积逐渐变小,致使土的地基排水固结发生变形。同时还要保持建筑土壤在受到超强的静水压力逐渐慢慢消失时,其中有效静水应力强度能够逐渐增加,进而有效提高建筑地基土的利用强度。
2.4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
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一些垃圾和杂物等需要及时清理出现场,为后续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避免影响水泥搅拌桩施工效果。其次,在将施工机械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应该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保持在稳定的运行状态当中,避免后续使用出现故障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在水泥搅拌桩施工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成桩试验,取得各种施工技术参数,以确保大面积施工质量。成桩试验的目的在于掌握满足设计成桩要求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浆压力、水泥掺量、水灰比、喷浆量等;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水泥土配合比是否适用于现场;检测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验三桩允许复合地基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检验加固剂分布的均匀性和有效加固长度能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2.5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在化学注浆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利用钻机进行钻孔施工,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插入土层预定位置后,利用高压设备使浆液成为 20MPa 以上的高压射流并喷出渗入土体,在重力、离心力的综合作用下,土粒与浆液搅拌混合并按一定比例重新排列组合。等浆液凝固之后,在土体中形成一个固结体并与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最终实现加固软土地基,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少路基变形的目的。该技术材料来源广泛,水泥浆液、化学浆液都可以用来施工,还可以适当添加粉煤灰,从而实现对废弃材料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省材料费用。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其浆液集中、流失量少、设备简单、施工过程管理方便,对周围环境几乎无任何污染。在软土地基加固中,利用该技术进行处理,不仅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利于提升结构耐久性,甚至可以形成永久性工程,对确保软土地基加固综合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3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进行工程质量的提升,就需要从多方面的角度出发,首先,能够对还田砂砾层的填料方面进行把控,能够采用中砂砾或者粗砂,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保障拥有良好的压实性,这方面可以采用在施工中加入一些碎石,但是,需要保障碎石的遍布需要有一定的均匀性。在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障公路的基地能够处于平整的状态,一般来说,对于普度为 2% 的坡度,需要进行碾压的密实处理。之后还需要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其施工环境的天气变化,进行施工技术的优化和调整,避开一些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施工建设,以此对公路工程造成严重的质量性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具有很高的含水量、强度不足,难以满足公路工程施工要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进而提升密实度,增加强度,为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我国社会经济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妙宝.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42-45.
[2]任命时.公路建设施工中路基处理技术要点[J].交通世界,2020(17):68~69.
[3]刘慧.强夯法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06(0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