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谢鹏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谢鹏
[导读]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BIM技术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完善。
        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有限公司  江苏启东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BIM技术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完善。BIM技术因为自身具备众多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与关键,能够为施工部门节省更多时间与精力,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需求,同时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应将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
        引言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不同于普通现浇式建筑,它的施工场地不仅是工地,还有工厂,在这两个方面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在BIM技术的协调下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因此,从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BIM技术特点
        1.1BIM的模型可视化
        在出现这个名词之前,在我们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开始前,我们采用的房屋设计主要是二维模型,主要是能看到某些建筑外表和相关构造,立体性差,需要发挥个人想象力来理解某些真实的三维图像。但是,使用了3D技术,我们可以展示建筑的立体图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对建筑进行后期处理时,不同的工种发生冲突。
        1.2BIM模型的可传递及共享
        我们认为,BIM技术是一种信息交换和转换平台,建立起来,BIM技术系统就可以实现建筑项目的信息资源共享,当我们需要修改建筑本身的某些数据时,就不需要我们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具体操作,直接使用5℃技术可以修改数据。这样,就可以给我们的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建立起BIM系统,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生产成本,提高了建筑生产质量。
        1.3BIM模型的设计统一
        我们使用3D技术设计建筑物模型时,设计的建筑模型将有很好的设计效果,这种模型也能对建筑物的内部某些结构有详细了解,方便我们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内部材料,光源,内貌等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同时,设计师可以基于3D技术收集的数据来设计建筑模型,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基于3D技术收集的数据。分析对建筑存在不足,可以制定最佳优化方法。
        2、装配式建筑
        在近些年发展中,绿色理念以及节能理念被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看出,建筑材料消耗问题以及施工烂尾情况不仅会为施工企业以及政府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问题,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应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装配式建筑施工与搭积木的原理十分相似(如图1),实际上是在完成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设计后,对施工主体进行逐一搭配,各个节点以及辅助单位通常为成本材料或者半成品材料。其主要建筑特点是施工工作更加方便,有着较小的成本投入,同时建筑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因此,在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中都采取该种施工方式,以达到良好建筑效果。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BIM技术安全管理
        (1)可视化的管理。装配式建筑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3D模型提供可视化的项目信息,各参与方能时刻了解到项目的动态变化,通过可视化模型,能够将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危险源暴露出来,提前制定应对措施,进行安全控制。(2)优化施工方案。

利用BIM技术可以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安全检查,在BIM平台上模拟装配式建筑吊装、拼接等各项工序,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而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有效地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3)制定安全应急措施。BIM技术不仅能够建立可视化的三维模型,而且能够进行4D施工模拟,按照实际的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在实际施工之前发现安全隐患,从而制定好安全应急措施。
        3.2BIM技术进度管理
        (1)构件生产精细化。BIM技术实现了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精细化建模,将可重复利用的构件建立自由组合的模块库,解决了装配式建筑中构件尺寸确定的问题。BIM技术的自动统计和加工图功能,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构件工厂精细化生产。(2)信息利用极大化。三维可视化模型可实现装配式建筑信息的高度共享,降低项目信息过载或信息流失的影响,提高信息利用价值。施工方在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可以大量减少工作人员查看图纸的数量和次数,加快进度计划的编制速度,提高进度计划的准确性。(3)施工管理可视化。BIM技术使装配式建筑实现动态施工模拟,从而确定合适的节点搭接方案,在装配式建筑的吊装拼接过程中实现数字化监控,运用BIM技术进行4D进度模拟,可提前发现施工阶段中的潜在问题,以便在施工前期及时修改,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效率。
        3.3BIM软件协同检查
        BIM软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检查需要多个方面同时进行,因此可能在输入信息的情况下发生不同的碰撞。首先是组装预制构件,在构件的组装过程也能够中可能会出现构件拐角或者标高变化的拼接不协调或者冲突的问题。在构件中预埋埋件可能会影响到钢筋的位置,后续的机电管道和埋件需要对预制构件上的预埋进行考虑,避免现场开槽。预制墙板上下构件的套筒进行灌浆连接时,需要对位置进行核对,避免错位。在深化设计中,设计出图的内容主要为每个构件的深化设计出图,因此范围较小,复杂程度和达到国家标准的程度都较低。但是出图需要综合反映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信息,保证图纸的深度。
        3.4现场不同设施以及模型构建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现场不同设施以及模型构建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在现场平面图的布置中,要与布置要点以及布置技术之间进行有机结合,这样设计工作的展开才能安全有序进行。在施工现场要有着符合施工标准的面积,无论是物流通道,还是行人通道都要做好提前设计,避免堵塞情况产生。施工现场同样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因此可以使用BIM技术对现场真实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BIM技术可视化优势的应用,模拟地下室机电管线情况,然后根据模拟结果确保机电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设备参数符合相关规定。
        结束语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BIM技术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完善,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能有效实现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传递,这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工作开展中,施工人员对于BIM技术优势与技术特点要有正确的认识,对实际施工情况要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将BIM技术更加合理地应用于不同的工作环节中,以有效保障工作质量,提升建筑施工各阶段的衔接,促使施工工作有序进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在BIM技术的应用中还需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推动建筑设计生产模型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泉.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8):70-71.
        [2]张玉林,董知恩,张婷婷,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98.
        [3]董静,吴耀欢.BIM技术在装配式高层住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8):87-88.
        [4]常泽坤,彭正斌,刘箫.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21):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