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对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照护方式进行探究。方法:在本院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患儿中选取86例,随机分为常规和综合两组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综合组(93.02%)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74.42%),数据对比存在鲜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总有效率。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临床照护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主要指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异常所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主要特征。病情通常呈现进行性发展趋势,临床中多以蓝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且效果显著,但该过程往往需使患儿与母亲分离,置于光疗箱中接受治疗,这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都将造成不利影响。本次研究将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中的护理方式为重点进行研究,以期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现有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患儿均选自在本院接收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计86例(选取时间:2020.01-2020.12),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现有两组患儿各基线资料对比如下:
常规组:共计患儿43例,其中男童22例、女童21例,日龄3-28d,平均日龄(15.42±4.38)d,其中足月儿26例、早产儿17例。综合组:共计患儿43例,其中男童23例、女童20例,日龄4-27d,平均日龄(15.53±4.41)d,其中足月儿25例、早产儿18例。两组患儿各基线资料间对比并无较大差异,存在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根据患儿具体症状选择照射时长及治疗时间。
常规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了:做好治疗方式讲解、患儿及家属情绪安抚、患儿病情监护以及相关症状预防处理等。
综合组: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治疗前准备:在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前对光疗箱进行清理检查,确保光疗箱整洁、可正常使用;对光疗箱提前进行预热以减少患儿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应激反应;在患儿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前需对其进行皮肤清洁、尿布更换以及私密部位遮挡。②患儿情绪安抚:可以通过让患儿握紧护理人员手指等方式帮助患儿营造安全感,使患儿情绪得到安抚并配合治疗。在患儿治疗前后护理人员可通过抚摸患儿背部和四肢的方式、配合轻柔的语气对患儿进行安抚,使患儿逐渐放松、缓解其紧张情绪。③患儿体位护理:在接受蓝光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从旁看护,辅助患儿进行体位调整,在增加患儿皮肤有效照射面积的同时缓解其皮肤压迫状况。④治疗后情况监护:在患儿蓝光照射治疗结束后需要及时将患儿抱出光疗箱,并进行相应检查。检查患儿是否出现皮肤破损状况,检查完成后为患儿穿好衣服并尽早使母婴团聚。在治疗后对患儿的行为、进食及生命体征等状况进行观察监护。⑤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或出现哭闹、烦躁、呕吐等状况,患儿家属往往会因此拒绝继续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此现象尤其以初为人父母的家属中表现尤为明显。此时需要由专人对患儿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与情绪安抚,为患儿家属明确蓝光照射治疗的目的与意义、治疗过程中导致患儿哭闹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与注意事项,在帮助患儿家属加强对疾病及相关治疗的了解程度后,缓解家属不良情绪并进一步取得家属信任。
1.3观察指标
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经护理干预后患儿黄疸基本消退,皮测胆红素低于85μmol/L;有效:患者黄疸有所改善,且皮测胆红素水平在86-117μmol/L;无效:不符合上述任一标准。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该组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得概率、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得计量数据则采用t检验。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数据整理,将整理所得的总有效率进行组间对比,经对比后发现,综合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现有详情见下表:
表: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状况对比(例;【n:%】)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属于新生儿出生后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形成原因与胆红素聚集有着直接关联,且该症状具有一定的进行性。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可能对患儿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严重者会引起患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甚至胆红素脑病,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临床中,通常使用蓝光照射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且疗效显著,但在受到与母亲分离、进入陌生环境等因素影响,患儿极易产生焦躁不安的状况,或对治疗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以相应护理进行有效协助。
综合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中心,将整体护理流程系统化的护理模式。通过该种模式能够有效综合各方护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进一步提升。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治疗前准备、围治疗期患儿情绪安抚以及患儿家属情绪疏导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护理的总有效率。经过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发现,综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总有效率,因此可将此种护理方式在患儿临床照护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畅俊艳.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探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v.7;No.431(10):80-81.
[2]余燕.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与护理[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v.12(08):186-188.
[3]王晓君, 王玉芬.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的临床护理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1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