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任继龙
[导读]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任继龙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广元  628399
        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服药情况、相关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药物漏服次数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指标达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可较好地改善患者服药状况,调节机体相应指标水平,疗效良好。
关键词: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临床效果;安全性
引言
        慢性疾病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慢性病的病程较长、病因未完全明确;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一半以上老年人均患有慢性疾病,同时,因慢性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占总数的大半。针对慢性病发病率高的特点,有学者提出构建全科医生模式治疗,即医护人员、个人以及家庭共同努力为患者进行慢性病的护理,以此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50~78岁,平均(62.3±2.1)岁;高血压14例,糖尿病16例,心脏病10例。观察组年龄51~76岁,平均(62.4±2.3)岁;高血压13例,糖尿病15例,心脏病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属于老年慢性疾病患者;②年龄50~80岁;③对本研究知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②有严重脏器疾病;③正在接受其他疾病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具体内容如下:(1)对患者的相关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充分地了解,如家庭条件、身体情况、治疗状况等,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的判断,确定患者疾病的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强的治疗干预方式;并为患者建立专属的个人档案,在患者每次进行复检的时候,对档案进行及时的更新及详细的.记录;(2)增加跟患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时间,尤其是在给予老年患者实施体格检查时,可以放慢检查速度,详细的询问患者的自身感觉及不适之处。如听力不佳、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定要有耐心地反复检查,才有更准确的结果,同时可以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存在的相关不良情绪进行疏导;(3)定期上门随访。对患者的日常情况,如生活习惯、锻炼、饮食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在进行复诊及后续治疗中,一定要纠正患者的相关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说明纠正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为患者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康复锻炼方案;(4)定期为社区老年患者实施健康宣讲,组织交流会,进而建立自我防护能力、预防疾病。(5)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小组成员先对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讨论,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对应的个体化干预措施。对于血压、血糖等控制良好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的患者,只需告知随访时间;可以组织护士或医生进行单独的干预,相对应的床位医生和床位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每月到患者家中进行相应的康复培训、用药指导以及计划的调整,护理人员负责配合各医生的工作,并具体进行实施。若患者在上述干预措施实施后,体征无明显改善,可建议患者转至上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6)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以及相关的慢性病资料,以便于患者随时可以进行学习和查阅,同时通过建立相关的微信群或电话联系方式,对患者及时进行咨询,强调患者家属的陪伴与参与调动,提高患者家属参与慢性病护理的积极性,鼓励患者家属和患者共同学习,监督患者的行为。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服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达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服药情况比较
        观察组药物漏服次数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慢性疾病随之增加。全科医生模式治疗患者时要有所判断。(1)问诊和查体:问诊重点要围绕诱因、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有无外伤、手术史等方面展开,再针对性地进行体格检查,特别是腹部体格检查和直肠指诊。(2)病因判断:区分是由精神因素还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困难。全科医生通过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到患者独居、就医不便、有喝酒的习惯,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本次发病。这需要全科医生通过健康宣教和正面引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消除对疾病的恐慌和焦虑,从而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疾病使用社区全科医生进行治疗,主要优点有:①能够对患者的详细情况进行清晰的了解;②社区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更加便捷,且医疗费用较低,就诊所费时间减少;③通过为患者建立的个人档案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患者的既往情况,确保有效安全的治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对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疾病使用社区全科医生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宪永.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6):122.
[2]李杰荣.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4):616-617.
[3]王敏,刘海红,张慧媛.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3(33):65-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