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在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潘清华 陈文莺
[导读] 目的:系统探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在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潘清华   陈文莺
        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
        【摘要】目的:系统探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在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指导及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眼压、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差异。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vs.83.3%,P<0.05)。其次,在行对应治疗干预后,治疗组患者视力及眼压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使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小梁切除术;手术成功率;视力;眼压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患者胚胎时期发育障碍,导致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阻碍房水排出通道,进而诱发患者眼压升高[1]。临床实践发现,早期的视觉缺损较为轻微,故常不被发现,但却缺损严重且不及时干预,会导致患者失明[2]。既往,临床针对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常采用小梁切除法,但其术后较易引起驱逐性眼内出血,前房形成迟缓以及滤过通道纤维化等并发症[3],限制了该法的普及应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因其具有眼内环境干扰小,手术损伤轻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而逐渐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4]。故基于此,笔者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并基于多年先天性青光眼临床手术经验的积累,提出将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用于先天性青光眼患者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0名,女性16名,平均年龄(2.8±0.6)岁,平均病程(0.8±0.2)年;治疗组男性22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2.6±0.8)岁,平均病程(0.7±0.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线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纳入对象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患者;2)无严重并发症或先天性疾病的患儿;3)家属明确研究意义,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早产儿;2)脏器功能障碍的患儿;3)研究过程中途退出的患儿;4)家属依从性较差,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1.3.1小梁切除术[4]
        于球后麻醉后,先亦穹窿为基底做结膜瓣,后以角膜边缘为基底做角膜瓣。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切除小梁及周围组织,缝合巩膜瓣及结膜瓣,术后于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及妥布霉素。

1.3.2青光眼引流阀植[5]
        球后麻醉后,在颞上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分离筋膜和巩膜后,暴露上直肌和外直肌,在颞上方作基底为角膜缘的巩膜瓣,在止血及抗瘢痕药物使用后,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引流管口,推动生理盐水打开引流阀。随后,将引流阀植入赤道后间隙固定引流盘,以巩膜瓣对引流管进行覆盖 , 用 10-0 尼龙线对巩膜瓣进行 2 针缝合,缝合固定好巩膜表面的引流管,再用8-0可吸收缝线对结膜瓣进行缝合固定。

1.4 观察指标
        通过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眼压、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差异,以期系统评估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的临床应用潜力。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主要评估驱逐性眼内出血,前房形成迟缓以及滤过通道纤维化等。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4.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法则,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法则,若P<0.05,则表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在行相应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眼压、裸眼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2±8.8mmHg、0.92±0.05以及11.1%,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5.6±2.4 mmHg、1.50±0.01以及2.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3.讨论
        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由于长期眼内高压,导致视神经长期萎缩,不仅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会引发失明。目前,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诊疗较为棘手,局部用药并不能持续性降低患者眼压,因此临床常使用手术干预[6]。小梁切除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其失败率及并发症均较高,探讨有效的手段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笔者尝试使用光眼引流阀植入用于先天性青光眼患者治疗,并对其临床应用潜力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使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表1,表2)。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的优势主要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由房水引流和防水扩散两部分组成,能较大程度减少眼内操作,引流术式的引入可有效减少阀系统的内部阻力,加快房水流动速度,有效控制眼压,进而提高成功率[8]。例如曾有研究系统评估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用于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诊疗效果,研究发现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有利于降低难
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水平,控制患者眼压[8],相关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最后,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鉴于样本数量限制,故研究结果的推广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建议纳入更多的研究对象,以期为后续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的推广奠定更坚实的数据基础。其次,鉴于临床病例的复杂性,故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的优势不宜一概而论,临床应基于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孔繁学,马翔,范松涛,卢建民,秦秀虹,邹吉扬.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06):1237-1242.
[2]谢瞻,刘庆淮,杨勤.改良的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9,19(09):1590-1593.
[3]苏锐锋,苏畅,董微丽,谭小波.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9,19(06):1048-1051.
[4]鲍宁.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临床疗效与相关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5]李祥芸,朱祥祥,冯超,张睿,吴建华.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眼压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1):2137-2139.
[6]罗康,何玉.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5):34-36.
[7]张秀波,聂冬琴.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0):114-116.
[8]林剑鸿,陈孝仲,方佳玲,邓晓林,刘泽香.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0):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