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盈盈
平阳县鳌江镇墨城中心学校,325401
【案例描述】
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打破了万千家庭原有的欢乐和平静,铺天盖地的新闻纪实报道、不断上涨的确诊病例数,都在向我们宣告当前疫情的严重性,国人正在经历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
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切实落实好学校德育工作,我在班级钉钉群里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线上主题德育活动——“正视疫情,从我做起”。希望能借助网络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学会正确面对疫情。
班会伊始,我就以严肃沉重的姿态向学生们介绍了新冠病毒及其危害,罗列了全国疫情和温州疫情的概况,极力渲染当前疫情的严重性。
班会过程中,我播放了传染病灾难片《流感》片段。影片中,一位男性因身体不适去药房买药,却在短短几秒之内通过咳嗽将身上隐藏的病毒传染给了药房所有人,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进而将可怕的病毒传给周围的所有人,一天后,病毒竟然蔓延至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因感染不治而死去,幸存者们戴着口罩终日神色慌张,原本繁荣热闹的街市如今更是空无一人……毫不夸张地说,流感所及之处都已成为“死亡地带”。
放完这段影片,班级群里安静极了,屏幕那头的孩子们仿佛都陷入了沉思,正在用心感受那个陌生的世界。当时,我觉得此环节的目的已经达到,学生们已经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传染病的可怖“威力”,认识到了当前疫情的严重。于是又趁热打铁,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继续介绍了我们国家目前是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的:不计其数的医护工作者拼搏在一线、各省市实行封城闭户的举措、目前已取得的工作进展……想以此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的精神。在我极力的渲染下,直播间里的同学们个个认真严肃,我于是觉得时机已到,便请每位同学就此次疫情说说自己的感受,有同学说:“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知道了这次疫情空前严重,从今天起,我要自觉配合,自主隔离在家,不给社会添乱。”也有同学说:“我之前觉得病毒离我们很远,和我没什么关系,现在知道了,这次疫情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还有同学说……
班会课就在这样那样的感受进入了尾声,我收获了同学们满当当的积极宣言,觉得自己实现了预设的教育目标,于是心满意足地宣布此次线上班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然而,就在第二天晚上,我接到了李同学家长的电话,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原来,家长昨天喝水被呛了一下,咳嗽了几声,小李听到了就觉得家长很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非要拉着家长去医院隔离,现在在家还坚持戴着口罩,也不肯和家人同桌吃饭。无论家长和小李怎么解释他也不听,说电影里面就是这样演的,咳嗽就是感染病毒的症状……”
听到这,我哭笑不得,却也开始反思起昨天那节班会课。
接下来几天,又有家长和我反映类似的状况,甚至有一位家长说自己孩子这几天常常做噩梦,梦到病毒摧毁了我们的城市,伤害了自己的亲人,醒来之后总是哭……
这些情况都在告诉我:“之前组织的线上班会课已经给同学们带来了心理困扰。”
这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不知自己是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和学校几个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沟通后,我觉察到自己的“灾难教育”太“过”,我本希望学生能够正视疫情,做好充分的防控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却在无形之中过分强调了此次疫情的严重性,给部分心灵脆弱的孩子带来了伤害。
【案例反思】
一、选材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我花了很多精力去筹备这次的线上主题班会,剪辑影视片段也费了好一番周折,我自以为观看现实灾难电影的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快速有效地达到教育效果,却忘了,我所面临的群体只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这群孩子还不具备完善的信息分析、整合能力,他们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直观的视觉画面十分敏感,而电影中几处血腥镜头刺激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部分心理承受力不足的孩子就易出现做噩梦、紧张害怕等反应。
作为孩子们的班主任,我很惭愧,我盲目地以自身经验为依据去实施德育,没有充分考虑二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此真诚建议小学班主任一定要谨慎选择班会素材,细心筛选出健康向上、符合学生身心规律的素材,实行正能量教育。
二、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
在进行线上班会活动时,我主要采用语言、视频、新闻截图等形式对学生金星集体性的德育教育,可谓“一手包办”,自诩尽职尽责,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活跃性,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在这节特殊的班会课上,老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实时互动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体验。
例如在举行“正视疫情,从我做起”的班会活动前,班主任可以旁观者、引导者的身份给予学生支持,引导学生自主成立六个学习小组,领取相关小组任务。
第一小组:开展新冠病毒知识小讲堂。
第二小组:搜集全国疫情和温州疫情的数据,并做简单的分析、汇报。
第三小组: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第四小组:展示正确洗手的步骤,分享家庭消毒小妙招。
第五小组:搜集奋斗在一线的“无名英雄”们的故事。
第六小组:担当本场小主持,负责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话题的发起。
学生真正参与活动之中,每个人都是活动的重要成员,每个组设计的环节都不可缺少,这样的生本课堂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教育。
三、课堂用语贴合学生年龄需求
同样是防抗疫情的主题班会课,一位二年级的老师是这样运用课堂语言的:她将“新冠病毒”形容成“一位戴着皇冠的‘不速之客’”,将“疫情肆虐,中国陷入困境”的不利局面表述成“祖国妈妈生病了”,还将“战胜疫情”称之为“打败病毒小怪兽”,而整个教学设计都围绕着“保护祖国妈妈,我们能做些什么”进行。这样的课堂用语充满了童真童趣,完全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心理需求,比之苦口婆心式的生硬课堂灵巧了很多,活泼了很多,教学效果也自然不言而喻。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正确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当的班会活动环节、素材很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顺应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慎重对待主题班会,正确组织班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