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 米亚琦 杨琳 孙雅淳 赵一璇
天津倍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71
[摘 要]国家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明确要求社会各界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在校大学生,以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瑞鑫艺术中心”为例,来论述互联网+模式下的原创手作研究。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网络平台;创业反思;文化创意品
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致使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但社会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地明显增长,反而在全球经济波动中有所减少,因此导致了社会就业问题愈加显著。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国务院办公厅早在 2009 年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了获得丰富的创业经验,我们必须摆脱业已形成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以广阔的网络平台作为学生的创业园地,引领富有激情、富有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任意驰骋。
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已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尽管我们拥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但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文化不是一个产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在外国,一些发达国家也有把它称为“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而在我国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它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当下,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满足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也为国家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历史机遇。与此同时,包括动漫、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等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快速的冲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作为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附加了很多外部的效应,这种效应也是其他新兴产业所无法比拟的,比其他的新兴产业更值得重视,也更值得扶持。除此之外,文化创意产业中某个创意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例如: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从最初的动画片,衍生出电影、图书、广告、玩具等多个门类的媒介和产品的开发,这既是一种资源的共享也是其附属品的延续,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尽管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但能够满足即具学识又有创新精神的从业人员却明显不足。然而另一方面,2020年,今年疫情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在平衡文化创业产业带来的创新人才短缺和严峻的高校就业难的两相矛盾中,引导大学生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业无疑为严峻的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起到缓解作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平台。
创业实践平台僧多粥少,创业实践模式单调乏味的现状。导致了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高投资”,也使其需要面对倘若失败的“高风险”。首先,该创业模式需要实践实体——店铺,其租金将是自主创业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说,适合于创业实践使用的店铺租金基本不低,而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同时需要照顾学业课程学习,所以店铺基本保证在学校附近,这时租金将更加昂贵。其次,店铺装修、设备购置、原材料或销售商品的购买等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另外,创业运营不能“扫榻以待”,还需创业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管理、营销、运作,这又与学生必须完成的课程学习、课后作业、测试考试严重冲突。
学生是一群“贫困”群体,这是由于其经济保障来自于其父母或者家庭。那么如此巨大的创业资金投入是否能得到“经济来源”的支持呢?答案基本是否定的。即便有一群热血青年志同道合、集体创业,在合伙成立实体店铺之后,又将面对运营中的社会经济波动、销售低迷、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仅资金问题就已经能够磨灭大部分学生创业的激情了,这也致使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呈现出组织、计划多,实践、操作难的特点。
企业经营的整体素质要求有很高的技能,特别是与人交往的能力、预测市场的能力、控制消费品的能力。需要和动机,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施加压力的能力等等。而在校大学生,在世界上没有经验的人必须不断完善和检查学生所需的持续经营能力,从而最终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
其次,我国学生创业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其原因包括:第一,部分高校设立的创业培训机构模式化、套路化,学生只能在老套的实践模式中碌碌而为,无法激发其创业创新思维,学生只能进行着若有若无的创业实践;第二,部分具有创业积极性的学生合伙创办实体店铺,经营商品销售或服务业务,往返重复,不得其所;第三,另一部分利用专业知识外出代课、家教,其目的仅为了贴补生活费。此三大类创业实践方式已沿袭多年、多有诟病、急待革新。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真实世界,其不占据地球上的任何真实空间、面积、体积,但却真切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其空间无限宽广、面积无法估量。
当今的网络化实践平台可以为一切有意向、有能力、有需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和途径,相关电商后台还会为网店创办、运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严厉打击破坏网络市场、恶意竞争、虚假贸易的店铺,给予其严苛的处罚,直至将其赶出网络市场。这样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学生轻松、便利的启动创业实践梦想。
“瑞鑫艺术中心”一年多的运营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提升和保证店铺的“转化率”。首先,保证“瑞鑫艺术中心”所有的商品每周都能上架、下架一次,同时每周至少保证有2—3件新产品上架。其次,做好“瑞鑫艺术中心”的产品样式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质量、个性化服务、售后服务及物流效率。
本文希望通过对当代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现状、网络创业实践平台优势以及实践案例反思三个方面的研究、思考与探索,为我国大学生的毕业择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思路、社会就业压力问题的缓解等提供参考与借鉴。并希望借此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各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对网络平台创业优势的认可和重视,加大对在校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实践的政策支持、理论指导、法律保护与资金扶持。(课题组成员:杨琳,米亚琦,孙楠,孙雅淳,赵一璇)
参考文献:
[1]王晶洋,徐俏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3):171-174.
[2]周学兵.“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营销界,2021(03):31-32.
[3]黄快林. 切实推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N]. 湖南日报,2017-01-09(004).
[4]胡楠,郭勇,丁伟,周凤瑾.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08.
来源: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称:瑞鑫艺术中心,项目编号:201910859014
作者简介:孙楠(1998-01),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