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王明芳
[导读] 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身成长发展的特征和需要,学科教学满足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需求
        王明芳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王英中学  湖北  黄石  435200
        【摘要】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身成长发展的特征和需要,学科教学满足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需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满足了学生在身心方面的需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成长中的青春期,叛逆、骄傲、烦躁和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不断困扰着这个阶段的学生。同时,青春期的到来使学生的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匮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变化中茫然和不知所措,因此,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必不可少。[1]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顺应潮流导入了信息化的元素,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意义出发,提出有效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信息化 教育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一.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学校健康教育的完善
        传统教学以基础学科的开展为核心,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忽略的局面,但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传统教学长期的消极影响,很多学校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转变教育理念、形成教育策略和方法,问题的存在必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教学完善。[2]而信息化的导入则能有效解决问题,网站、软件和视频包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教学开展模式,对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来说,这些平台都能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和模板。
  (二)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的便利
        信息化手段为教学的开展实现了多方面的便利,比如利用电子白板替代传统的黑板板书、利用课件还原教学的关键信息、利用视频图片增加教学的内容和利用可视化实现知识的直观立体等等。信息化的便利有效改善了学科的备课环节、课堂环节、总结环节、评价环节和作业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使教师在减压和减量的工作状态下更好的开展教学。
  (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专注高效
        中学生相对敏感和难以管理,枯燥和乏味的口头讲解和黑板板书难以使他们专注和高效的学习,因此,转变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是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关键。而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它的理念和模式都能快速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在积极性和好奇心的驱动下专注高效的学习。


        二.有效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导入学生参与
        传统的教学难以将学生的直接参与融入其中,导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不强,难以真正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灵活,且参与性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不同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教学。[3]比如在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绪的信息化识别,学生利用肢体和表情表达不同的情绪,教师利用拍照和摄像等技术将学生的情绪进行信息化上传,通过设备进行情绪的识别和模拟,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学会情绪的表达和判断。同时,教师利用视频和图片也可以轻松达到学生参与的目的,通过暂停、缩放和局部刻画等技术让学生猜想视频和图片上的不同情绪,从而使学生从教学的跟随者变成教学的参与者,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强化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利用信息化结合学科教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帮助学生适应中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和客观地评价自己等内容,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部分,教师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在信息化技术下,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建立班级管理系统,将学生的学科成绩、健康状态、心理状态、家庭关系、行为习惯等要素进行集中、制表和分析,当学生表现出消极的状态时,从不同的要素出发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解决。同时,在网站上进行定时的分析和查看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出现学习层面、生活层面和成长层面上的问题,从而有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完成。
  (三)利用信息化加大教育力度
        仅仅依赖于教师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学校层面可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比如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区、投放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灵之窗”专栏、将各班设计的心理健康板报进行展示……信息化网站的投放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使学生立即获得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从而有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三.总结
        信息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它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所有学科去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教师应及时转变理念、方法和策略,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够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慧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12):127-128.
[2]莫美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探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蔡瑞雪.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6):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