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谭敏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上,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注重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有效利用群文阅读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群文阅读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谭敏    四川省仪陇县方州小学校  四川  南充  637602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上,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注重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有效利用群文阅读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群文阅读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体系;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21-01

        在我国小学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开展群文阅读这一新型教学方式还不够广泛,并且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新时代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就需要他们在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1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探究
        与传统的单篇阅读的教学模式相比群文阅读的阅读量显著增多,这就要求老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助同学们打消对阅读量突然增加的恐惧和抵触,并且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完成对于多篇文章的阅读。在工作开展的前期可以对那些不擅长阅读的学生进行照顾,先不要求时间等他们完成了几篇群文阅读之后,再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群文阅读,这样也提高了课堂上的效率。如果在工作开展的前期就要求学生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的话,就会让那些不擅长阅读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群文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拓宽知识面,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同样为适应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方式可选择在班级内开展分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还能够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孩子,他们不敢单独举手的,可以在小组内参与探究讨论,还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比起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闷头写的模式,这样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轻松,语文本就是表达的学科,在交流中阅读能力也得到提升。同时也锻炼了那些内向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形成条理化的阅读目录
        群文阅读的阅读方式是将大量的文章集合在一起进行阅读和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教学的混乱、降低教学进度,所以老师应该明确阅读的目的、形成清晰的全局观、抓住教学的主题,形成条理化的阅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带领同学对中心要点进行学习,确保学生可以有条理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学习,提高学习进度。
        3构建完整的阅读体系
        阅读目录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学生学习刚开始阅读一本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学生拿到一本书不看目录直接对内容进行阅读,很容易让学生对书的内容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这样做会严重降低阅读的效率以及质量。例如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对目录进行仔细的阅读,让学生对书的主线部分有一个正确答题的理解,当有学生对其出现错误的理解时,老师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4语文老师要了解从阅读的内涵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老师们的传统观念导致的,因此老师需要转变自己古板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改变自己对群文阅读的认识,其实群文阅读可以有很多的方式进行,并且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否则将会导致群文阅读只有外在没有内涵,无法高效地开展和实施。这就要求老师需要从群文阅读的根本内涵出发,提高学生在群里阅读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将传统的输出式的教学方式转换成自主的、灵活的学习模式。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辟地》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这两篇文章开展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神话的魅力和特色,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并且掌握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中的想象和不同人物的特征和特点以及人物的形象。老师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独立的文章讲解向群文的阅读模式转化,要想整体化的模式来转化。老师要把课上的时间多留给学生,老师通过提前提出一些整体性的思考问题"这三篇文章的故事内容是如何开展的?""三篇神话故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思路来理解和讲述出来?"这样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开始进行群文阅读的预习工作,这样老师通过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来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把课堂中的时间也多留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文章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去满足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欲望,使用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升,也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和阅读视野。
        5加强预习指导
        良好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所讲的大概内容,能够让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进而使课堂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对他们的兴趣爱好、阅读水平进行全面的掌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预习。教师在进行阅读预习教学时,可以制定本节课要学习的阅读大纲,并向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以防个别学生出现不预习的现象。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有《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在讲解这两节课前,要让学生进行一定的预习,因为这两篇文章是关于寓言故事的,他们如果之前没有阅读过这样的文本,则很难理解这类阅读,这样也很难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预习指导是必要的。
        6引导学生做好笔记,从而实现读写结合
        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全心全意为了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能够促进小学生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深入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语文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群文阅读后做好笔记,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更好地进行“读写结合”。比如,学习完《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后,学生们需要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并且感悟大自然的美丽富饶,以文字记录的形式书写读后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再如,学习完《观潮》一课内容后,学生们应该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主动查询潮汐、潮汛等资料,目标明确加强写作实践,“读写结合”的同时开阔视野范围,丰富知识经验,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小学阶段主要科目之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用群文阅读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的阅读量变得更加丰富,促进阅读速度的提高,群文阅读有效改善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更利于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及语文思维的活跃,从而让学生们真正爱上阅读学习,提升整体素养,顺利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业明,刘晓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28):131-132.
[2]陈庆.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4):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