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倩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给予分组护理治疗,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两组治疗期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最终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依从性明显增强,患者膀胱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且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最终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各项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已占据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身体恢复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研究
脊髓损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脊柱损伤所致,由于损伤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进而会造成患者出现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等情况,因此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1]。为此,本篇文章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及时采用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在下文对其应用效果给予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筛选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包括22例男与18例女,年龄均值为(48.0±3.2)岁;观察组患者分为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平均值为(48.5±3.3)岁,组间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值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认知度以及存在的其他风险因素,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计划。②情绪安抚:要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耐心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治疗安全性及积极配合护理治疗的重要性,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最大限度安抚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家属的配合度。③认知教育:对患者讲解发生膀胱功能异常的因素、相关注意事项和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治疗的重要性等,增强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④疼痛管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可通过音乐以及语音交流等方式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并通过热敷以及理疗等方法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程度。⑤康复训练护理: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首先协助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锻炼时采取平卧位,指导患者身心放松,并进行韵律呼吸,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双腿张开及屈伸运动,在呼吸时指导患者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肌肉,反复运动10分钟左右;同时对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前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治疗时患者采取平卧位,将消毒后的电刺激棒对患者的肛门以及膀胱进行生物刺激,从而达到促进膀胱反射性收缩的作用。同时协助患者进行脚趾屈伸、踝关节活动、直腿抬高以及腿部肌力训练,训练强度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而定,并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至床下训练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采用汉密顿量表进行,共有24项评分项目,100分为满分,焦虑情绪越轻分值越低。运用调查问卷表将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每项指标总分值为10分,分数越高指标越好。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等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本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两组数据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康复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性较小(P>0.05);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最终患者膀胱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以上指标结果同对照组各指标数据比较所占优势
较大,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已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表2。
.png)
3讨论
脊柱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为脊髓损伤,而较重的脊髓损伤会使患者的四肢运动功能和膀胱功能发生障碍,因此不仅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还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影响,增加患者的病痛,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情绪,进而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2]。所以需要加强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力度,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3]。为进一步提升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效果,本文对其患者采取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该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风险评估,准确掌握患者存在的各项危险因素,使护理人员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抚和认知教育,从而能够提升患者的认知度,缓解患者的过度焦虑恐慌情绪,增强患者的依从性[4];并通过加强监护力度以及疼痛护理等,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期间身心舒适度;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以及肢体功能锻炼等多方干预,从而能够使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尽早恢复,并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最终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5]。
由此可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期间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膀胱功能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赵琳琳,陈岩,张驰.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030(009):121-122.
[2]胡敏敏.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025(003):P.69-69.
[3]何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及尿路感染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9,No.502(17):200-200.
[4]袁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综合康复护理[J].饮食保健,2018,5(004):9-10.
[5]李洪梅,葛永琼.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J].医药前沿,2018,008(02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