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泉市龙昌中心卫生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550506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了解口腔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和保健行为落实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口腔患者90例进行调查,看其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口腔健康行为等的了解和认知。结果:所选取的患者中,有20%的患者保持定期洗牙、口腔检查等行为。这样不难看出,本次调查中的大多数患者都缺少合理的口腔保健观念。结论:针对牙科患者来说,他们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较少,口腔保健行为较差,理应得到相关医务人员的重视,医院方面还要不断加强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口腔保健知识;保健行为;患者
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口腔健康归纳到人体健康的标准范围内,口腔健康的标准主要是人体的牙齿清洁、颜色正常,没有异常出血、疼痛或脱落等问题。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强,口腔疾病的治疗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肯定。但有报道称,口腔门诊中接诊的往往是一些牙体缺损以及牙周炎等病患,因这些疾病在发病初期并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使得多数患者不能及时被发现,进而延误了其治疗的最佳时机。口腔自我护理尤为重要,患者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口腔保健技能。本次研究对2017~2018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9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口腔患者90例进行调查,看其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口腔健康行为等的了解和认知。所选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在8-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0.12±10.13)岁;农民有27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者有12例,学生有16例,企业管理者有18例,余下18例均为企业员工。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了解患者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其口腔健康行为,并再三明确告知患者此次的调查结果并不会对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态度等产生影响。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8~75岁之间,若为儿童,需由监护人协助其对调查表进行填写。患者听力和理解能力都正常。入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调查。排除标准:无法独立完成调查问着患者。
1.3方法
在调查问卷过程中,我们主要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口腔健康标准制定问卷内容,同时结合此次调查的目的,对口腔科专家进行咨询,然后再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问卷调查表,其内容主要有:(1)社会学资料,包含被调查者的职业、性别以及年龄等。(2)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包含是否了解正确刷牙对保持牙齿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刷牙是否能够有效预防龋齿,牙间隙清洁的方法,牙线对牙龈健康的益处,牙刷多久更换1次才健康,牙科磨料的作用等。(3)口腔健康行为:是否使用牙线、激口水、氯化物牙膏等,是否定期洗牙等。(4)知晓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包括书籍或者报纸、工作人员、电视或者广播、医务人员、网络以及科普宣传。(5)牙科治疗时间:无不适,我定期检查,发现齿及时就医,牙齿或牙周宾痛可耐受,牙痛难以忍受,药物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7.00统计软件,计量指标用(x±s)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例表示,组间对比行x2 检验;若P<0.05,提示对比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女性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比男性好,年龄较大的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于年龄小于20岁的群体来说,其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比其他年龄段者高,P<0.05,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和学校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有关。
2.2 口腔保健行为情况
经过相关的调查研究不难看出,在选择的90例患者中,只有20%的患者定期进行洗牙和口腔检查。大部分患者都缺乏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刷牙次数≥2者占62.4%;使用牙线者占37.4%;使用漱口水者占33.4%;使用含氯牙膏者占54.8%;定期检查口腔者占21.0%;定期洗牙者占19.6%。
2.3 患者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
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大多数的患者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如下所示:有80%患者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的方式了解口腔保健知识;有50%的患者是通过网络媒介的方式了解口腔保健知识;书籍或者报纸占24.8%;医务人员占42.8%;科普宣传占45.6%;家人朋友占39.6%。
2.4 患者就医时机分析
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出现持续性的牙痛或者在吃了止痛药后没有效果,才去医院检查和诊治。发现龋洞及时就诊者占13.0%;无不适症状定期检查者占7.4%;压痛难忍用药无效就医者占53.2%;牙齿或者牙周疼痛能忍受时就医者占26.4%。
3 讨 论
通过这次的调查结果不难得知,当前人们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口腔保健知识并没有被人们熟知和运用,大多数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大多数患者口腔健康意识较差。只有20%的患者有定期的牙齿清洗,只有20%的人有定期的口腔检查。总体而言,人们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比较差,且其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也比较低。患者的口腔健康教育情况并不理想。此研究中,多数患者会在压痛难忍且自行用药无效后才会就医,而主动就医者则比较少,使得多数患者的治疗时机被延误,进而导致其疾病进展,增加了治疗难度。为此,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力度,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有助于减少其发生各种口腔疾病的风险,促进病情早日康复。综上,牙科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比较差,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低,故,医院应积极做好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鼓励患者定期接受口腔检查,以有效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口腔疾病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年保,杨 燕,汪小红,等.3~6岁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门诊调查[J].口腔医学,2018,38(08):731-734.
[2]李雪琦,王泳仪,余红兵,等.深圳市南山区1838名儿童主要照顾者的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及与儿童口腔健康保健行为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08):584-587.
[3]闫舰飞 , 张 旭 , 陈活良 , 等 . 部队官兵和军校生口腔健康行为现状调查 [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8,28(08):466-470.
[4] 张 靖,廖 菁,万绍平,等.四川省居民口腔健康和知识行为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18,47(19):2594-2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