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梅
平昌县疾病预防中心 四川平昌 636400
在疾病防控期间,微生物检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疾病预防的效果,因此增强基层微生物检验标准以及构建完善质量体系是极为关键的。可是目前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期间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提升检测工作质量。文章分析了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问题,提出完善对策。
1、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
(1)送检标准质量低下:①符合标准要求的患者标本是检验人员对患者真实情况进行检查的一项标准,当实施微生物质量管理工作的时候,除了加强检测环节的管理工作之外,还必须做好检验之前的质量分析工作。然而,送检标准质量较低,这是因为相关人员没有有效采集标准,采集时间控制不到位,抗凝剂使用不合理等。②完成标本采集工作并且进行运送期间,难以在规定期限内运输到微生物检验室,这样的话,便产生了正常菌落被污染现象。
(2)检验指标问题:①检测指标不完善。在检测工作开展期间,微生物检测种类遗漏现象普遍存在,制定的疾病防控措施不健全,增加了发病现象出现概率,疾控时效性被影响。比如对水质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以及总大肠杆菌群等,可是总大肠杆菌群包含的菌属比较多,检验期间由于没有重视这些菌属,所以影响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②检测重点无法体现出来。微生物检测期间的准确性不高,疾控防控参数不清楚,疾控有效性下降。在食物微生物检测期间,检测关键点是可以引起人类生理系统病症的有害微生物,然而工作开展期间对该项问题的关注度低。
(3)检验流程不标准,检验环境不符合要求:从基层疾控中心实际开展现状来看,相关人员没有遵循规范性流程实施标准接种、药敏实验和涂片等多项工作,质量监督不到位,检验要点掌握不全面,有的检验人员没有正确了解到病原菌的基本类型。并且微生物检验工作对于实验室环境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可是基层疾控中心因为条件有限因此导致微生物实验环境和标准要求不相符,获取的微生物检验数据不准确。
2、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完善对策
(1)引进合理的检验方式:在对新型检验方式进行应用的前期戒烟中,必须做好样本数量预实验操作,检验实验方式是否符合准确性以及标准化要求,表明实验室内可以开展重复性实验操作,并且提升工作手册以及指导和标准的有效性,为后期工作人员实施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良好依据。
(2)构建良好的实验环境:在检测微生物期间,实验室环境属于极为关键的一方面,相关人员对于实验室环境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基于此,需要定期对实验室通风换气设备进行维护,合理控制实验室内的室内环境,掌握湿温度以及照明等多项要点,对微生物检验室模块进行合理划分,设置标志牌,加深相关人员对注意事项的认识,以免发生不良现象,对工作人员自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应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将维护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3)对质控菌株进行监控:在实施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过程中,质控菌株属于一项标准的参考依据,其是代表着生物学特征稳定的一种形式,需要相关部门或者是权威机构进行提供。一般来讲,是从菌种保存中心购买,或者是上级主管部门发送等,微生物实验室包含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就需要做好菌株检验工作,增强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以此确保生物健康生长。当实验室内的菌株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话,也可以应用相同类型的菌株进行代替,将菌株购买和保存记录等全面记录下来,落实完善对策,在没有管理人员许可的基础上禁止使用菌株。
(4)提升检验质量:当前阶段,要想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就要求从试剂外观、数量和生产厂家等多方面入手,获取基本参数,购买试剂和进行培养期间,要求供货商提供相关证明,应用之前对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合理评估,分别是液体试剂的均匀性以及透明程度。培养基厚度是否均匀,表面是否完整等,相关人员遵循标准要求对试剂进行储存,处于有效期限内加以应用,禁止混合应用不同批次的培养基以及试剂,加强不同批次商品试剂的实验力度,结合与之相关的培养标准应用菌种接种。
(5)对血清进行诊断:在签收了血清以后,相关人员应当进一步掌握血清的相关参数,其中涉及到了生产批号和生产厂家审核等,促使检测工作得到良好开焊。
(6)实验检测:检测人员获取了有关的检验任务和样品单以后,应当认真校对任务单中包含的各项内容,了解到和送检样品是否相符合,其中表现为检测项目、方式和数目等,只有确保无误差以后才可以开展检测工作。检测之前,结合实验室标准控制质量,预防污染。完成检验以后,必须做好和检测有关领域、器具设备等方面的消毒处理工作,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目标菌生长实验,了解到无菌生长以后,进行焚烧处理。
以上所述,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工作在疾病防控环节中产生的作用是非常高的,这就需要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完善对策,从而增强微生物检验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本文结合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期间的各项问题落实了基本措施,目的是促使微生物检测工作得到高效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