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中配电柜及配电箱的安装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1期   作者:石玮
[导读] 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电气工程施工中配套配电装置安装的原则
        石玮
        北京中联云服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00101  
        摘要:
        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电气工程施工中配套配电装置安装的原则、应用情况等入手,以期能够对电气工程安装做出帮助的同时促进未来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电气工程;成套设备;配电柜;配电箱;安装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电气工程施工也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电气工程施工环节中有关配电柜和配电箱的安装工作,作为电气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项目越发的受到电气施工工作者们的重视。为了在电气施工环节获得更好的效果,将可持续性发展融合到实际的建设环节中去,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电力建设环节的能耗,成为了现阶段电气工程行业安装过程发展的必然方向。文章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电气工程安装环节有关配套的配电装置安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不足,以推动未来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

1.成套配电柜及配电箱的安装原则
        电气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如果想要获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在实际的安装环节遵循科学性及实用性的原则。科学性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并且随着我国智能化城市建设的脚步而逐渐推进。由此,在实际的配电装置安装环节中,首先应重视在基于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有关配电设备的安装,最大程度确保该系统安装效果,即能够满足后续电气工程运行的需求,同时优化整个电气工程的成本化支出;电气工程项目施工已经应用到建设领域中,这种需求上的提升为配电装置的安装提供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配电
柜及配电箱安装环节,应着重针对这一环节安装的实用性进行优化,从而确保配电装置在安装后能够适配预期的安装方案,同时对后续电气工程项目的施工打下夯实的基础。

2.电气工程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
        电气工程人员培训工作的进行可以从管理制度、人员培训以及档案管理三个层面出发,充分满足电气工程成套配电柜和配电箱安装工作开展的客观要求,为后续安装工作的开展准备了条件。

2.1完善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制度
        基于过往供电所在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为了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类人为差错,提升管控能力,在现阶段电气工程成套配电柜以及配电箱安装工作之中,要在科学性原则的引导下,对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活动进行制度化操作。管理制度一方面要贴合工作实际,将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活动进行模块化处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另一方面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以奖惩机制为必要引导,激发起安装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避免安装人员在日常成套配电柜与配电箱安装活动之中,出现消极怠工等负面情绪。同时制定考核标准,将各项考核标准进行量化处理,使得安装工作的时效可以得到及时快速反馈,弥补了目前电气工程中成套配电柜与配电箱安装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

2.2开展供电所技术人员培训活动
        技术人员作为电气工程成套配电柜和配电箱安装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在技术人员具有较高职业素质以及工作配合度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安装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安装工作中出现各项问题。供电所在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活动之中,积极落实安全生产的理念,将成套配电柜以及配电箱安装工作纳入到安全生产机制之中,通过这种安全培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将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制度融入到安装实践活动之中,提升暗转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在培训工作开展之处,供电所要着眼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未来趋势,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培训活动,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有效适应现阶段电气工程成套配电柜和配电箱安装工作的客观要求。分析电气工程的发展特点与变化趋向,在此基础上,以开展专家培训以及讲座的方式,帮助技术人员提前了解新技术、新要求,并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为后续安装工作的进行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2.3形成供电所配电变压器档案
        供电所在进行电力调配工作中,需要对变压器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阶段的配电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并形成变压器档案,变压器档案需要涵盖变压器的使用情况、运行状态、维修保养等几个方面。在使用情况档案建立的过程中要着重进行变压器器容量的测量,在测量工作开展过程中,要进行档案信息的准确记录。通过对变压器三个方面基本信息的记录,供电所在进行电气工程安装以及管理阶段,能够根据变压器档案信息,对安装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了整个安装操作流程的有序进行,进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成本支出,为供电所自身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配电柜以及配电箱安装操作
        电气工程配电柜以及配电箱安装操作的有序进行,需要技术人员以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为先导,对配电柜、配电箱安装基本流程进行梳理,借助已有的技术能力,确保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3.1配电柜安装
        电气工程成套配电柜安装的过程中,要根据供电所辐射的区域,评估配电区域人口数量以及用电习惯,对变压器的基本功能与型号进行客观分析,确保变压器与供电所的运行实际相协调在电气工程配电柜安装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从基础型钢安装、配电柜固定、二次配线等层面出发,开展配电柜安装工作。技术人员在基础钢安装过程中,要按照施工图纸,对配电柜基础型钢结构进行确定,并以科学性原则为依据,对基础型钢结构进行必要的刷漆处理,避免钢结构出现锈蚀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
        在配电柜固定过程中,将配电柜放置于基础型钢结构之上,在放置过程中,要遵照图纸设计要求,确保配电柜侧面与基础钢结构之间的垂直度。
        为了确保基础钢结构与配电柜侧面之间的垂直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操作要求,对锯口线进行细化处理,在完成锯口线位置确定之后,需要采取必要的煨弯处理,避免锯口位置处理不当给整个配电柜以及配电箱安装工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固定处理,为后续安装活动的进行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电气工程成套配电柜安装过程中,为了确保电力传输的有效性,降低电力资源损耗,技术人员需要对配电柜底部的电气元件进行必要检查,尤其检查额定电压与控制电压之间的关系,对于控制连线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注重分析导线与端子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3.2配电箱安装操作
        在配电箱安装的过程中,使用螺栓将配电箱进行固定处理,在固定的过程中,要选择金属膨胀螺栓。技术人员使用弱线定位方法,确定固定位置,在确定固定位置后,使用电钻进行钻孔,钻孔直径要与金属膨胀螺栓管部大小相适应,在螺栓固定环节,螺栓要保持垂直,
使得螺栓切实发挥自身的固定作用,增强配电箱安装工作的效能。在暗装配电箱的过程中,要根据结构施工预留的空洞尺寸,对暗装配电箱的具体尺寸以及体积进行确定,避免尺寸过大或者过小给安装工作的带来的影响,确保安装工作平稳进行。在确定尺寸之后,安装人员需要将暗装配电箱进行必要的找平处理,然后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平,确保暗装配电箱的牢固程度。在配电箱安装抹平工作完成之后,技术人员需要对抹平效果进行必要的评估,使得暗装配电箱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减少施工故障出现机率,确保配电箱安装抹平工作能够满足于实际的使用需求,确保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3.3绝缘摇测处理
        在完成电气工程配电箱基本安装操作之后,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遥测测试,测试阶段,要选择五百伏的兆欧表作为主要测量工作,测量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接线方式。五百伏兆欧表3个接线端(L、E、G)在接线过程中,L端与回路的裸露导体连接,E端连接接地线或金属外壳;测量回路的绝缘电阻时,回路的首端与尾端分别与L、E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配电箱内部各个相线、相线与零线、地线与零线之间的遥测数据进行读取、记录,根据遥测数据判定配电箱安装效果,一旦发现遥测数据不在合理的范围内,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手段,确保配电箱安装效能。

3.4安装质量检验
        电气工程成套配电柜以及配电箱完成基本安装作业之后,为了确保安装质量,减少配电柜以及配电箱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的机率,推动安装工作的持续稳定进行。技术人员需要组织必要的安装质量检验环节,对配电柜的规格等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必要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各类问题应及时与相关主管人员进行交流,快速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在检验方法确定方面,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多种检验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检查试验调记录,对整个安装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或者采取观察检查的方式,对各类问题进行及时排查与有效反馈。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有关成套配电箱、配电柜的安装受到了我国电气工程研究、设计人员的关注,在实际的安装环节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电气工程安装效果,就需要相关人员将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与安装操作进行有效衔接。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开展安装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同时针对配电柜以及配电箱的技术特点,合理优化安装流程,形成现代、高效的电气工程运行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桂芝.浅析电气工程中成套配电柜及配电箱的安装[J].环球市场,2019,(26):265-265.
[2]潘云敏,单连飞.浅析电气工程中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及配电箱(盘)的安装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9,(9):189-191.
[3]宋希照.浅析配电箱的安装施工技术[J].电源技术应用,20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