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时莉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英语阅读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改变,

        时莉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2566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英语阅读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改变,对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愈发地重视起来。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就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基于此,本文将对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阅读;人文素养
前言: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十分有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由此可见,对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采用集体阅读的教学模式
        集体阅读的教学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模式,不仅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炼阅读信息具有针对性的帮助作用,还能够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平台,因此,教师应对集体阅读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使用重视起来,为学生创造自由阅读的空间,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科学地、合理地分成几人一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知识的探索与研究,在互帮互助间实现对重点信息的有效提炼,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发展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到初中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教师可以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Jane's diary about holidays”,促使学生能够获得独立思考的机会,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Did Jane have a good Monday? How about Tuesday?”、“Where did Jane go? What did she see there?”等,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章阅读的成果回答,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展开文章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目的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地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而达成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开展评价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的提升,英语学科教学的任务已经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注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引导,同时开展评判阅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个充分的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全面地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总结与评判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逻辑的构建,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了解所学的英语阅读知识,为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英语阅读交流活动
        英语的本质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但在以往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度看重,进而将不计入英语考试成绩的口语表达逐渐的忽略,让笔试成为了英语课堂的主要目标,以自己的主观想法为主向学生一味的灌输了大量的英语阅读知识,致使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收,鲜少有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逐渐固化,失去质疑的兴趣与能力,在面对英语阅读问题时,仅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师所给的模板作答,对题目中表达的信息理解不够透彻,进而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时常出现较大的波动,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及时的扭转自身的教学思想理念,坚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突破固有的教学形式的束缚,积极的开展英语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围绕教材主题展开讨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氛围的感染下,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英语知识的交流中,在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提升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到初中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7?Will people have robots?” 时,教师首先需要对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拥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认知,然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前置性作业,如:“Read about robots”等,让学生在课堂活动开始后,与其他同学分享,营造出积极的氛围,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感受,随后,教师需要走入到学生群体中,观察学生的交流情况,并采取引导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下述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等,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让学生站在更深的层次的角度思考文章内容,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有效的延展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造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做好铺垫。
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做好长久的打算,立足于学生当前的情况,从长远的角度为学生考虑,不断地实施教学优化,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提供优质的平台,带给学生更多的良性影响,让学生逐步地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卞金华.建构学生人文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7(05):242.
[2]蒋月莲.利用初中英语阅读文本,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英语教师.2016(1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