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建筑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   赵明芳
[导读] 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赵明芳
        云南腾冲火山热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省  保山市 679100
        
        摘要: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随着国家森林城市的不断创建,越来越多的木结构建筑被应用于森林城市建设和森林康养设施中。
        关键词:木结构建筑;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1导言
        现代木结构建筑拥有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新热点。随着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落实,设计标准规范不断推广,木结构建筑市场将进一步完善,现代木结构建筑将在建筑行业中占据较大份额。而随着人们对旅游休闲需求的增加,木结构建筑由于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风景中,木材独有的色泽与质感给游客带来返璞归真的亲切感,并对周边环境的生态破坏度低,会使现代木结构在我国森林公园中的规划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2现代木结构建筑优点
        2.1可持续性
        一方面木结构建筑的资源具有可持续性,无论是传统的或是现代的木结构体系,都是环保低碳的建筑体系,而木结构建筑的主要原材料——木材或现代工程木材,都是可再生材料。以胶合木为代表的新型材料的发展使现代木材工业提高了树木整体的利用率,也促进了废弃木材的再利用,相比过去,木材在工程上获得的利用更加充分。另一方面,木结构几乎是我国古代建筑文明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建筑内容和形式,不仅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也深刻影响着汉语语言。对木结构建筑的地域性影响因子、建筑的人文及艺术、建筑的室内装饰和陈设的研究对发展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木结构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2.2节能环保
        一方面,树木生长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这些固化了的二氧化碳牢牢地封存在木材中;另一方面,在木材生长到锯切的过程中,不需要像其他建筑材料一样被熔炼、燃烧,既不会消耗能量,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木结构建筑中室内外温度变化相对平缓,具有很好的保温调湿性能,室内温湿度变化受室内外环境影响较小,从而降低了制冷、制热等辅助设备的应用,有助于节能环保;而与轻钢建筑、混凝土结构相比,木结构建筑的总能耗最低;轻型木结构房屋比砖混房屋复合保温房消耗的热量少41.99%[8];与基准建筑相比,由于木材的使用减少了传统建材的使用量,可减少8.6%~13.7%的碳排放。因此,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为我国的绿色生态、节能和减碳建设项目提供了新的可行选择。
        2.3设计灵活
        木结构建筑可以实现功能空间和零部件的全数字建模,使得设计与建造工艺完美结合。数字化加工木结构建筑的梁、柱、墙体,可以实现全程工业化,从而可以根据功能,定制化设计室内空间,实现较大单体内无立柱。另外,木结构设计可以突破尺寸限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地随时调整房间布局、门窗位置。同时,因为木结构建筑的构建加工与基础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大大缩短施工周期。综上所述,木结构建筑灵活多样、可以工业化量产、又可以个性化定制,能够满足现代化建筑的不同需求。
        2.4环境适应性
        木结构构架包括叠梁式、井干式和穿斗式,不同构架的受力体系不同,因此可以灵活地应用于不同地域。木材质朴天然又亲近自然,可以给人带来温暖的亲近感及认同感,选择装配式木结构景观建筑不仅能尽可能少地破坏林地,保护林地不被占用,还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3木结构建筑在国家森林城市中的应用
        目前,木结构建筑的市场应用在我国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现有森林城市建设中,森林康养场所和生态科普场馆等建筑仍以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这种建筑方式不仅缺乏地方特色,更难以体现森林城市的生态理念和人居价值。

因此,需充分结合两者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将美观实用又富含文化特色的木结构建筑应用到城市生态景观中,形成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既可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又能推动建筑文化的发展。
        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我国推进国土绿化的创新实践,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其建设的重点在于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林交融”的景象。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基于指标之上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由GB/T37342—2019《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可知,我国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对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休闲场地、乡镇休闲公园、村庄休闲绿地以及生态科普、宣传场馆等有建设要求。这些场所的建筑非常关键,承担着管理、服务、科普、康养和休闲等多项功能,木结构建筑可以在上述场馆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3.1森林康养休闲场馆
        木结构建筑用于我国森林城市的森林康养和生态休闲类设施建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森林木屋。森林木屋小巧轻盈、造型灵活、风格多样、造价低,在投资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行性,不仅有康养宿居的房屋使用功能,且自成景观,非常适合森林康养与度假休闲主题。目前,木材防火技术较为成熟,可为木结构建筑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在城市中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森林康养休闲场馆。康养木屋的深度开发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
        3.2森林生态科普空间
        在森林城市建设中,木结构建筑是森林生态科普空间营造的最佳选择。木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科普博物馆,同时,在建筑内设置森林、湿地博物馆、自然教育馆、动植物展馆、AI导览、VR/AR体验室、城市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知识树洞和蝴蝶标本室等,开展具有创意性、科技性和体验性的森林科普教育,寓教于乐,将极大提高森林生态科普的效果,更好地展示森林魅力。
        3.3地域文化特色建筑
        在森林城市建设中,木结构建筑的文化特征更为鲜明,其地域性表达不仅体现在功能、空间、材料以及色彩等物质基础上,还是当地人精神与情感的寄托。如何因地制宜地将本土文化与绿色技术相融合,探索适合当代木建筑发展的路径,成为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我国南方苗族特色的吊脚楼干栏式建筑和东北地区的木刻楞建筑都是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然而,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国际化发展,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逐渐失去其特色,需创造符合我国文化特色的木结构建筑,以保存我国的民族地域文化。
        3.4旅游管理功能场所
        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对于具有旅游管理服务综合功能的场所,如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生态景区管理中心、森林超市等,可根据城市自身特点,以相对较少的能源消耗、低廉的成本、较低的环境污染等,营造节能舒适的旅游服务空间。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木建筑先进的结构形式和设计策略,建成智慧型木结构建筑,不仅能够做到全屋地暖、新风系统、水处理系统等智能装修,还可实现智慧旅游、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可视化、一体化操作。
        4结语
        木结构是指由木材或主要由木材承受载荷的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具有可持续性、节能环保、设计灵活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推动着木结构建筑产业的发展。森林公园尤其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为人们提供游憩、健身、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等活动,属于国家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必须坚持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要从严控制机动车道、住宿、游乐设施以及人造景观建设,杜绝贪大求洋、奢华铺张的建设之风。
        参考文献
        [1]吴维,章玮.木结构建筑在森林康养中的应用研究[J].林产工业,2019,56(12):93-95.
        [2]刘姝麟.青岛市现代木结构建筑适用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9.
        [3]孙源.我国木结构建筑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